頭盔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能在不使帽體殼的強度下降的情況下進行換氣的頭盔。頭盔具備帽體殼(3)和沿帽體殼(3)的內面配置的沖擊吸收構件(4),帽體殼(3)具有左右一對護臉部(9),在左右護臉部(9)的下端緣(9a)安裝著側部包邊構件(22);在該頭盔中:在左右護臉部(9)的下端側設置向上方切成的切口凹部(50),左右護臉部(9)的下端緣(9a)形成為從前后兩側朝著前后中央往上方傾斜的山形;在側部包邊構件(22)上,形成與切口凹部(50)對應地向上方隆起成山形且上下變寬了的大寬度部(52),在此大寬度部(52)上設有空氣取出孔(55)。
【專利說明】JHL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乘坐摩托車時等佩戴的頭盔。
【背景技術】
[0002]乘坐摩托車時等佩戴的頭盔,具備帽體殼和沿帽體殼的內面配置的沖擊吸收構件,帽體殼具有左右一對護臉部,在左右護臉部的下端緣安裝著側部包邊構件。
[0003]在此種以前的頭盔中,在帽體殼的左右護臉部設置空氣取出孔,使得從此空氣取出孔取出頭盔內的空氣,對頭盔內進行換氣(例如,專利文獻I)。
[0004]現(xiàn)有技術文獻
[0005]專利文獻
[0006]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7-197305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0007]發(fā)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0008]因此,以往,當對帽體殼施力時,存在從空氣取出孔的部分在帽體殼發(fā)生裂紋等,使帽體殼的強度下降的問題。
[0009]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鑒于上述問題,提供能夠在不使帽體殼的強度下降的情況下進行換氣的頭盔。
[0010]用于解決課題的技術手段
[0011]本發(fā)明的用于課題解決的的具體技術手段如下。
[0012]解決此技術性課題的本發(fā)明的技術的手段是一種頭盔,該頭盔具備帽體殼3和沿帽體殼3的內面配置的沖擊吸收構件4,帽體殼3具有左右一對護臉部9,在左右護臉部9的下端緣9a安裝著側部包邊構件22 ;在該頭盔中:
[0013]在左右護臉部9的下端側設置向上方切成的切口凹部50,左右護臉部9的下端緣9a形成為從前后兩側朝著前后中央往上方傾斜的山形;
[0014]在側部包邊構件22上,形成與切口凹部50對應地向上方隆起成山形且上下變寬了的大寬度部52,在此大寬度部52上設有空氣取出孔55。
[0015]另外,本發(fā)明的另一技術性手段在于:側部包邊構件22,具有與護臉部9的下端緣9a嵌合的截面為U字狀的側部嵌合部29和從側部嵌合部29的下端突出的側部折曲緣部30,側部嵌合部29的與大寬度部52對應的部分,以沿護臉部9的下端緣9a從前后兩側朝著前后中央往上方傾斜的方式彎曲成山形,側部折曲緣部30的與大寬度部52對應的部分,被做成從側部嵌合部29大幅度地往下方突出的大寬度折曲緣部30a,在此大寬度折曲緣部30a上形成上述空氣取出孔55。
[0016]另外,本發(fā)明的另一技術性手段在于:在側部包邊構件22的外表面上,形成外氣引導面57,該外氣引導面57以隨著從空氣取出孔55的后開口緣往后方去而逐漸迎向左右外方的方式傾斜,或以隨著從空氣取出孔55的前開口緣向前方去而逐漸迎向左右內方的方式傾斜。
[0017]另外,本發(fā)明的另一技術性手段在于:上述空氣取出孔55,在側部包邊構件22的大寬度部52上沿前后方向隔著間隔設置多個,上述外氣引導面57分別配置在前后相鄰的空氣取出孔55之間,以隨著從前側的空氣取出孔55的后側開口緣向后側的空氣取出孔55的前側開口緣往后方去而逐漸迎向左右外方的方式傾斜。
[0018]另外,本發(fā)明的另一技術性手段在于:上述帽體殼3具有從左右護臉部9的下側向前方突出地從顎部到口進行覆蓋的護顎部10,在護顎部10及護臉部9的內側形成使呼氣向上述空氣取出孔55往后方流出的空氣通路44。
[0019]另外,本發(fā)明的另一技術性手段在于:在位于頭盔佩戴者的口的前側的沖擊吸收構件4上,設置與上述空氣通路44的前部連通的口連通孔46。
[0020]另外,本發(fā)明的另一技術性手段在于:與護臉部9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的下端偵牝比與切口凹部50對應的護臉部9的下端緣9a向下方突出,延伸至側部包邊構件22的大寬度部52的左右內側,上述空氣通路44的后部下側位于側部包邊構件22的大寬度部52的左右內側并與側部包邊構件22的空氣取出孔55連通。
[0021]另外,本發(fā)明的另一技術性手段在于:通過在與護顎部10及護臉部9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的外表面沿前后方向設置向左右方向內方陷入的通路形成槽,從而使上述空氣通路44被形成在護顎部10和護臉部9跟與它們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之間。
[0022]另外,本發(fā)明的另一技術性手段在于:在與護顎部10及護臉部9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上,形成從其內面向空氣通路44連通的內氣連通孔47。
[0023]另外,本發(fā)明的另一技術性手段在于:在與上述護顎部10及護臉部9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的內側設置左右一對臉墊36,在該各臉墊36上以內外貫通狀形成與上述內氣連通孔47連通的墊連通孔58。
[0024]另外,本發(fā)明的另一技術性手段在于:在與上述護顎部10及護臉部9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的內側設置左右一對臉墊36,在左右臉墊36上設置從臉墊36下端部的左右方向的外端側向上方折回的插入卡定片41,通過使插入卡定片41穿過側部包邊構件22的左右內側插入護顎部10和護臉部9跟與它們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之間,從而使臉墊36被保持在沖擊吸收構件4的內側;
[0025]在上述插入卡定片41的與空氣取出孔55對應的部分設置空氣孔59,在插入卡定片41上以覆蓋空氣孔59的方式添設網眼片60。
[0026]另外,本發(fā)明的另一技術性手段在于:左右臉墊36的前端彼此在頭盔佩戴者的口的前方相互地向左右離開,在位于頭盔佩戴者的口的前側的沖擊吸收構件4上設置與上述空氣通路44的前部連通的口連通孔46,此口連通孔46被配置在左右臉墊36的前端間。
[0027]另外,本發(fā)明的另一技術性手段在于:左右一對顎帶65分別連結固定在左右護臉部9的內面?zhèn)龋┻^上述側部包邊構件22的左右內側向下方突出,側部包邊構件22的大寬度部52被配置在與顎帶65對應的位置。
[0028]另外,本發(fā)明的另一技術性手段在于:在與上述護顎部10及護臉部9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的內側設有左右一對臉墊36,比護臉部9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的下端側與側部包邊構件22的大寬度部52及臉墊36的下部向上方凹入,在沖擊吸收構件4的下方,在側部包邊構件22的大寬度部52與臉墊36的下部之間形成空隙通路68,上述空氣通路44的下部側與空隙通路68連通。
[0029]另外,本發(fā)明的另一技術性手段在于:在臉墊36的下部以內外貫通狀形成與空隙通路68連通的墊連通孔58。
[0030]發(fā)明的效果
[0031]根據本發(fā)明,由于在側部包邊構件上設有空氣取出孔,所以,不需要在帽體殼的護臉部設置空氣取出孔,能夠防止從空氣取出孔的部分在帽體殼上發(fā)生裂紋,維持帽體殼的強度高。
[0032]而且,空氣取出孔設在與切口凹部對應地向上方隆起的側部包邊構件的大寬度部上,能夠將空氣取出孔相對于帽體殼配置在更高的位置,例如能在比連結帽體殼的前部下端與后部下端的線段高的位置配置空氣取出孔。因此,能夠由沿帽體殼的外側方從前向后流動的風從空氣取出孔向外部有效地吸引頭盔內的空氣,能夠從設在側部包邊構件的大寬度部上的空氣取出孔向外部取出頭盔內的空氣,對頭盔內充分地換氣。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3]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I實施方式的頭盔的側視圖。
[0034]圖2是本發(fā)明的第I實施方式的頭盔的立體圖。
[0035]圖3是該圖1的A-A線剖視圖。
[0036]圖4是該圖3的B-B線剖視圖。
[0037]圖5是該頭盔的包邊構件的側視圖。
[0038]圖6是該圖5的C-C線剖視圖。
[0039]圖7是該頭盔的臉墊的立體圖。
[0040]圖8是該頭盔的臉墊的另一立體圖。
[0041]圖9是該頭盔佩戴者正駕駛摩托車的狀態(tài)的側視圖。
[0042]圖10是表示第2實施方式的頭盔的下部的背面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3]下面,根據【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
[0044]圖1?圖9表示本發(fā)明的第I實施方式。在圖1?圖4中,頭盔I是全盔式的摩托車用的頭盔,具備半球狀的帽體殼3和沿帽體殼3的內面配置的沖擊吸收構件4。
[0045]帽體殼3,由纖維強化樹脂、硬質樹脂或金屬等形成,具有頭頂保護部7、后腦勺保護部8、左右一對護臉部9,和護顎部10,護顎部10從左右護臉部9的下側向前方突出,對從頭盔佩戴者的顎部到口進行覆蓋。
[0046]在帽體殼3上,在其下端如圖2所示那樣形成用于戴上頭盔I的佩戴用開口 13。另外,佩戴用開口 13的開口緣,由后腦勺保護部8的下端緣8a、左右護臉部9的下端緣9a,和護顎部10的下端緣IOa構成。
[0047]在頭頂保護部7與護顎部10之間,在左右護臉部9的前端部間形成前面開口窗
14。前面開口窗14由具有透光性的防護板15開閉自如地覆蓋。
[0048]沖擊吸收構件4由泡沫聚苯乙烯等泡沫樹脂形成,具有與帽體殼3的頭頂保護部7對應的圖示省略的頭頂保護體、與后腦勺保護部8對應的圖示省略的后腦勺保護體、與左右護臉部9對應的左右一對護臉體18,和與護顎部10對應的護顎體19。
[0049]另外,沖擊吸收構件4的頭頂保護體、后腦勺保護體、左右護臉體18,和護顎體19,它們可整體形成為一體,它們也可部分地形成為一體,也可分別個別地形成。另外,也可例如將護顎體19分割成左右一對護顎體側部和護顎體前部這樣3部分。
[0050]在左右護臉部9的下端緣9a安裝著左右一對側部包邊構件22,在護顎部10的下端緣IOa安裝著如部包邊構件23,在后腦勺保護部8的下端緣8a安裝著后部包邊構件24。這些左右側部包邊構件22、前部包邊構件23及后部包邊構件24,由具有彈性的橡膠材料、軟質合成樹脂形成。
[0051]如在圖5中也表示的那樣,前部包邊構件23具有與護顎部10的下端緣IOa嵌合的截面為U字狀的前嵌合部26和從前嵌合部26的下端向后側折曲的前折曲緣部27,左右側部包邊構件22具有與護臉部9的下端緣9a嵌合的截面為U字狀的側部嵌合部29和從側部嵌合部29的下端突出的側部折曲緣部30。
[0052]前部包邊構件23與左右側部包邊構件22 —體地形成,前嵌合部26的左右后端側以相對于左右側部包邊構件22的側部嵌合部29分別向前后連續(xù)的方式形成,前折曲緣部27的左右后端側以相對于左右側部包邊構件22的側部折曲緣部30分別向前后連續(xù)的方式形成。
[0053]后部包邊構件24,具有與后腦勺保護部8的下端緣嵌合的截面為U字狀的后嵌合部32和從后嵌合部32的下端向前側折曲的后折曲緣部33,與左右側部包邊構件22另成一體地形成。
[0054]在圖2?圖4中,在與護顎部10及護臉部9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護顎體19及護臉體18)的內側設有左右一對臉墊36。左右臉墊36,具備板狀的保形體37和安裝在保形體37的內面上的緩沖體38,緩沖體38的內側由布等被覆體39被覆,被覆體39的外周部等被縫在保形體37的外周部等,由被覆體39和保形體37包圍緩沖體38。
[0055]如圖7及圖8也表示的那樣,在臉墊36上形成后述的顎帶65插通的穿帶孔40。左右臉墊36的前端彼此在頭盔佩戴者的口的前方相互地左右離開。另外,雖然省略了圖示,但在與護臉部9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 (護臉體18)上也與穿帶孔40對應地形成有穿帶孔。
[0056]在左右臉墊36上,分別設置從臉墊36下端部的左右方向的外端側向上方折回了的插入卡定片41,通過使插入卡定片41穿過側部包邊構件22的左右內側插入護顎部10和護臉部9跟與它們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之間,左右臉墊36被保持在沖擊吸收構件4的內側。
[0057]在圖1、圖3及圖4中,在護顎部10及護臉部9的內側設有左右一對空氣通路44。此左右空氣通路44是使呼氣從護顎部10的前部側向護臉部9的后部往后方流出的通路,通過在與護顎部10及護臉部9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 (護顎體19及護臉體18)的外表面沿前后方向設置向左右方向內方陷入的通路形成槽,從而把此左右空氣通路44形成在護顎部10和護臉部9跟與它們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 (護顎體19及護臉體18)之間,各空氣通路44在護顎部10及護臉部9的內側從護顎部10的前部形成到護臉部9的后部。
[0058]在位于頭盔佩戴者的口的前方的沖擊吸收構件4 (護顎體19的前部)上,設有左右一對口連通孔46。各口連通孔46以內外貫通狀形成在護顎體19的前部,分別與左右空氣通路44的前部連通。左右口連通孔46,被配置在左右臉墊36的前端間的前側,呼氣通過口連通孔46向空氣通路44的前部被送出。
[0059]在與護顎部10及護臉部9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 (護顎體19及護臉體18)上沿前后方向隔開間隔形成多個(在圖例中,相對于左右空氣通路44各形成3個)從其內面與空氣通路44的前后中途部連通的內氣連通孔47。
[0060]在圖1及圖2中,在左右護臉部9的下端側設置向上方切成的切口凹部50,左右護臉部9的下端緣9a形成為從前后兩側朝前后中央往上方傾斜了的山形。
[0061]如圖5也表示的那樣,在側部包邊構件22上,形成與切口凹部50對應地向上方隆起成為山形、上下寬度變寬了的大寬度部52。
[0062]在側部嵌合部29的與大寬度部52對應的部分,以沿與切口凹部50對應的護臉部9的下端緣9a從前后兩側朝著前后中央往上方傾斜的方式彎曲成山形。
[0063]側部折曲緣部30的與大寬度部52對應的部分,被做成從側部嵌合部29大幅度地向下方突出的大寬度折曲緣部30a,此大寬度折曲緣部30a —面從側部嵌合部29向左右方向的內方側傾斜一面向下方突出。
[0064]側部折曲緣部30的相比大寬度部52處于前側的部分隨著往前方去而從側部嵌合部29往左右方向的內方側逐漸加大程度地折曲,相對于前部包邊構件23的前折曲緣部27的后部向前后連續(xù)。側部折曲緣部30的相比大寬度部52處于后側的部分也隨著向后方去而從側部嵌合部29往左右方向的內方側逐漸加大程度地折曲。
[0065]在圖1?圖6中,在側部包邊構件22的大寬度部52設有空氣取出孔55。此空氣取出孔55,在側部折曲緣部30的大寬度折曲緣部30a在前后方向隔開間隔形成多個(在圖例中相對于左右側部包邊構件22的大寬度部52各4個)。
[0066]多個空氣取出孔55,在與切口凹部50對應地向上方隆起的大寬度部52,配置在比連結帽體殼3的前部下端與后部下端的線段高的位置。
[0067]在側部包邊構件22的大寬度折曲緣部30a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多個外氣引導面57。此外氣引導面57處于空氣取出孔55的后側或前側,以隨著從空氣取出孔55的后開口緣往后方去而逐漸迎向左右外方的方式傾斜,或以隨著從空氣取出孔55的前開口緣向前方去而逐漸迎向左右內方的方式傾斜。
[0068]在本實施方式中,多個外氣引導面57分別配置在與大寬度折曲緣部30a的前后相鄰的空氣取出孔55之間,以隨著從前側的空氣取出孔55的后側開口緣向后側的空氣取出孔55的前側開口緣往后方去而逐漸迎向左右外方的方式傾斜。
[0069]如圖3所示,在與護臉部9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 (護臉體18)的下端側未設置與切口凹部50對應的凹部,護臉部9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 (護臉體18)的下端側比與切口凹部50對應的護臉部9的下端緣9a往下方突出,延伸至側部包邊構件22的大寬度部52的左右內側。上述空氣通路44的后部下側位于側部包邊構件22的大寬度部52的左右內偵牝與側部包邊構件22的多個空氣取出孔55連通。
[0070]如圖3及圖4所示,在上述臉墊36上以內外貫通狀形成與各內氣連通孔47連通的多個墊連通孔58。此各墊連通孔58將被覆體39留下地跨在保形體37和緩沖體38上在左右方向形成。
[0071]在圖3、圖4、圖7及圖8中,在上述插入卡定片41的與空氣取出孔55對應的部分設置空氣孔59,在插入卡定片41的外面以覆蓋空氣孔59的方式添設網眼片60。
[0072]另外,空氣孔59可相對于空氣取出孔55在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一致地配置,也可在前后方向或上下方向偏移一些地配置。
[0073]在被覆體39的下端部設置比保形體37向左右外方延長突出了的被覆體延長部61,被覆體延長部61的突出端部縫在插入卡定片41的下部外面。另外,在插入卡定片41的下端部與保形體37的下端部之間設置由布等形成了的連結片體63,此連結片體63的寬度方向的一端部縫在保形體37的下端部外面上。連結片體63的寬度方向的另一端側與上述被覆體延長部61相互地重合,連結片體63的寬度方向的另一端部與被覆體延長部61的突出端部及網眼片60的下部一起縫在插入卡定片41的下部外面,連結片體63和被覆體延長部61相對于臉墊36的下端部折曲自如地連結插入卡定片41。
[0074]如圖1及圖2所示,左右一對顎帶65分別連結固定在左右護臉部9的內面?zhèn)龋逋ㄔ谂c護臉部9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 (護顎體19)的穿帶孔及臉墊36的穿帶孔40中,并且,穿過側部包邊構件22及臉墊36的左右內側向下方突出。上述側部包邊構件22的大寬度部52被配置在與顎帶65對應的位置。
[0075]根據上述第I實施方式,如頭盔佩戴者乘坐在摩托車上行駛,則如圖9所示,風從前向后流過帽體殼3的外側。通過如圖6所示那樣由多個外氣引導面57以向外側方屈曲的方式對此風進行引導,使多個空氣取出孔55的外側方成為負壓,能夠從多個空氣取出孔55向外部吸引頭盔I內的空氣。因此,由在前后方向排列的多個空氣取出孔55能夠有效地向外部吸引帽體殼3內的空氣,能夠從多個空氣取出孔55向外部t二取出頭盔I內的空氣,使頭盔I內充分地換氣。
[0076]因此,不需要在帽體殼3的護臉部9設置空氣取出孔,能夠防止從空氣取出孔的部分在帽體殼3上發(fā)生裂紋,能夠維持帽體殼3的強度高。
[0077]而且,空氣取出孔55設在與切口凹部50對應地向上方隆起了的大寬度部52上,能夠相對于帽體殼3在更高的位置配置空氣取出孔55,例如在比連結帽體殼3的前部下端與后部下端的線段高的位置配置空氣取出孔55,所以,能夠由沿帽體殼3的外側方從前向后流動的風,從空氣取出孔55向外部有效而且順利地吸引頭盔I內的空氣。
[0078]另外,如圖4所示,頭盔佩戴者的呼氣從左右臉墊36的前端間通過口連通孔46向空氣通路44的前部送出,其后被送往空氣通路44的后方,從多個空氣取出孔55向頭盔的外側方排出。
[0079]此時,空氣通路44的后部下側由于位于側部包邊構件22的大寬度部52的左右內偵牝與側部包邊構件22的空氣取出孔55連通,所以,因為從空氣取出孔55向外部吸引上述頭盔I內的空氣的吸引力,進入了空氣通路44的呼氣也被向空氣取出孔55吸引,所以,呼氣順利地向后方流過空氣通路44,從空氣通路44的后部下側向空氣取出孔55送出,從空氣取出孔55向外部順利地排出。
[0080]另外,在與護顎部10及護臉部9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上,形成從其內面向空氣通路44連通的內氣連通孔47,在臉墊36上形成與內氣連通孔47連通的墊連通孔58,所以,通過墊連通孔58及內氣連通孔47向空氣通路44送出處于沖擊吸收構件4及臉墊36的內側的內氣,不僅呼氣,而且處于沖擊吸收構件4及臉墊36的內側的內氣也能夠通過空氣通路44,從空氣取出孔55順利地向外部送出,能夠更確實地對頭盔I內進行換氣。[0081]另外,通過在與護顎部10及護臉部9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的外表面沿前后方向設置向左右方向內方陷入的通路形成槽,上述空氣通路44形成在護顎部10和護臉部9跟與它們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之間,所以,通過在沖擊吸收構件4設置通路形成槽,能夠在護顎部10及護臉部9的內側簡單地形成空氣通路44。
[0082]另外,在左右臉墊36上,設置從臉墊36下端部的左右方向的外端側向上方折回了的插入卡定片41,通過把插入卡定片41穿過側部包邊構件22的左右內側插入到護顎部10和護臉部9跟與它們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之間,從而使臉墊36被保持在沖擊吸收構件4的內側,所以,由插入卡定片41,能夠在與護顎部10及護臉部9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的內側簡單而且確實地保持左右一對臉墊36。
[0083]而且,在上述插入卡定片41的與空氣取出孔55對應的部分設置空氣孔59,在插入卡定片41上以覆蓋空氣孔59的方式添設網眼片60,所以,能夠防止由插入卡定片41封閉空氣取出孔55而變得不能從這里向外部取出頭盔I內的空氣。
[0084]另外,左右一對顎帶65分別與左右護臉部9的內面?zhèn)冗B結固定,穿過上述側部包邊構件22的左右內側向下方突出,側部包邊構件22的大寬度部52被配置在與顎帶65對應的位置,所以,當從佩戴用開口 13戴頭盔I時,通過相互地向左右方向外方拉左右顎帶65,側部包邊構件22的大寬度部52與臉墊36及沖擊吸收構件4的下部一起向左右方向外方以裙狀大大擴張,因此,能夠從佩戴用開口 13輕松地將頭插入頭盔內,能夠容易地戴上頭盔I。
[0085]圖10表示第2實施方式,與護臉部9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 (護臉體18)以其下端緣形成為與對應于切口凹部50的護臉部9的下端緣9a大致同一高度的方式在上下方向形成得短,比側部包邊構件22的大寬度部52及臉墊36的下部向上方凹,在與護臉部9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的下方,在側部包邊構件22的大寬度部52與臉墊36的下部之間,形成由側部包邊構件22、臉墊36,和連結片體63圍成的空隙通路68。而且,空氣通路44的下部側與空隙通路68連通,在臉墊36的下部以與空隙通路68連通的方式以內外貫通狀形成墊連通孔58。此墊連通孔58在左右臉墊36上形成I個或前后隔開間隔形成多個。其它的點是與上述第I實施方式的場合同樣的構成。另外,在此實施方式的場合,第I實施方式的沖擊吸收構件4的內氣連通孔47可以被省略,也可設置。
[0086]根據上述第2實施方式,通過與第I實施方式的場合同樣地由多個外氣引導面57以向外側方屈曲的方式對沿帽體殼3的外側方從前向后流動的風進行引導,能夠由在前后方向排列的多個空氣取出孔55有效地向外部吸引帽體殼3內的空氣,能夠從多個空氣取出孔55向外部取出頭盔I內的空氣,對頭盔I內充分地換氣。
[0087]而且,頭盔佩戴者的呼氣從左右臉墊36的前端間通過口連通孔46向空氣通路44的前部送出,其后被送往空氣通路44的后方,進入空隙通路68,從空隙通路68通過多個空氣取出孔55向頭盔I的外側方排出。
[0088]另外,處于臉墊36的內側的內氣通過墊連通孔58向空隙通路68送出,不僅呼氣,而且處于臉墊36的內側的內氣也能夠通過空隙通路68從空氣取出孔55順利地向外部送出。
[0089]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頭盔I雖然是具有護顎部10的全盔式的頭盔,但頭盔I不限于全盔式的頭盔,也可以是沒有護顎部10的3/4盔式的頭盔。[0090]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側部包邊構件22的大寬度部52上沿前后方向隔開間隔設置4個空氣取出孔55,但設置空氣取出孔55的個數(shù)不限于此,也可設置I?3個或5個以上。
[0091]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通過在與護顎部10及護臉部9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的外表面在前后方向形成通路形成槽,使呼氣向空氣取出孔55往后方流出的空氣通路44形成在護顎部10和護臉部9跟與它們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之間,但作為其替代結構,也可通過在與護顎部10及護臉部9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中在前后方向形成通路形成孔,在作為護顎部10及護臉部9的內側的沖擊吸收構件4內形成使呼氣向空氣取出孔55往后方流出的空氣通路44。另外,也可通過在與護顎部10及護臉部9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的外表面在前后方向形成向左右方向內方陷入的通路形成槽,在作為護顎部10及護臉部9的內側的沖擊吸收構件4與臉墊36之間形成使呼氣向空氣取出孔55往后方流出的空氣通路44。
[0092]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雖然在位于頭盔佩戴者的口的前方的沖擊吸收構件4上設有左右一對口連通孔46,但作為其替代結構,也可在位于頭盔佩戴者的口的前方的沖擊吸收構件4上設置I個口連通孔46,使此口連通孔46與左右空氣通路44的前部連通。
[0093]附圖標記說明:
[0094]I 頭盔
[0095]3 帽體殼
[0096]4 沖擊吸收構件
[0097]7 頭頂保護部
[0098]8 后腦勺保護部
[0099]8a 下端緣
[0100]9 護臉部
[0101]9a 下端緣
[0102]10 護顎部
[0103]IOa下端緣
[0104]13 佩戴用開口
[0105]14 前面開口窗
[0106]15 防護板
[0107]22 側部包邊構件
[0108]23 前部包邊構件
[0109]24 后部包邊構件
[0110]26 前嵌合部
[0111]27 前折曲緣部
[0112]29 側部嵌合部
[0113]30 側部折曲緣部
[0114]30a大寬度折曲緣部
[0115]32 后嵌合部
[0116]33 后折曲緣部[0117]36臉墊
[0118]41插入卡定片
[0119]44空氣通路
[0120]46口連通孔
[0121]47內氣連通孔
[0122]50切口凹部
[0123]52大寬度部
[0124]55空氣取出孔
[0125]57外氣引導面
[0126]58墊連通孔
[0127]59空氣孔
[0128]60網眼片
[0129]65顎帶
[0130]68空隙通路`
【權利要求】
1.一種頭盔,具備帽體殼(3)和沿帽體殼(3)的內面配置的沖擊吸收構件(4),帽體殼(3)具有左右一對護臉部(9),在左右護臉部(9)的下端緣(9a)安裝著側部包邊構件(22); 其特征在于: 在左右護臉部(9)的下端側設置向上方切成的切口凹部(50),左右護臉部(9)的下端緣(9a)形成為從前后兩側朝著前后中央往上方傾斜的山形; 在側部包邊構件(22)上形成與切口凹部(50)對應地向上方隆起成山形且上下變寬了的大寬度部(52),在此大寬度部(52)上設有空氣取出孔(5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頭盔,其特征在于:側部包邊構件(22),具有與護臉部(9)的下端緣(9a)嵌合的截面為U字狀的側部嵌合部(29)和從側部嵌合部(29)的下端突出的側部折曲緣部(30),側部嵌合部(29)的與大寬度部(52)對應的部分,以沿護臉部(9)的下端緣(9a)從前后兩側朝著前后中央往上方傾斜的方式彎曲成山形,側部折曲緣部(30)的與大寬度部(52)對應的部分,被做成從側部嵌合部(29)大幅度地往下方突出的大寬度折曲緣部(30a),在此大寬度折曲緣部(30a)上形成上述空氣取出孔(5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頭盔,其特征在于:在側部包邊構件(22)的外表面上形成外氣引導面(57),該外氣引導面(57)以隨著從空氣取出孔(55)的后開口緣往后方去而逐漸迎向左右外方的方式傾斜,或以隨著從空氣取出孔(55)的前開口緣向前方去而逐漸迎向左右內方的方式傾斜。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頭盔,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氣取出孔(55),在側部包邊構件(22)的大寬度部(52)上沿前后方向隔著間隔設置多個,上述外氣引導面(57)分別配置在前后相鄰的空氣取出孔(55)之間,以隨著從前側的空氣取出孔(55)的后側開口緣向后側的空氣取出孔(55)的前側開 口緣往后方去而逐漸迎向左右外方的方式傾斜。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頭盔,其特征在于:上述帽體殼(3)具有從左右護臉部(9)的下側向前方突出地從顎部到口進行覆蓋的護顎部(10),在護顎部(10)及護臉部(9)的內側形成使呼氣向上述空氣取出孔(55)往后方流出的空氣通路(44)。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頭盔,其特征在于:在位于頭盔佩戴者的口的前側的沖擊吸收構件(4 )上,設置與上述空氣通路(44 )的前部連通的口連通孔(46 )。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頭盔,其特征在于:與護臉部(9)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的下端側,比與切口凹部(50)對應的護臉部(9)的下端緣(9a)向下方突出,延伸至側部包邊構件(22)的大寬度部(52)的左右內側,上述空氣通路(44)的后部下側位于側部包邊構件(22)的大寬度部(52)的左右內側并與側部包邊構件(22)的空氣取出孔(55)連通。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頭盔,其特征在于:通過在與護顎部(10)及護臉部(9)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的外表面沿前后方向設置向左右方向內方陷入的通路形成槽,從而使上述空氣通路(44)被形成在護顎部(10)和護臉部(9)跟與它們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之間。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頭盔,其特征在于:在與護顎部(10)及護臉部(9)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上,形成從其內面與空氣通路(44)連通的內氣連通孔(47 )。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頭盔,其特征在于:在與上述護顎部(10)及護臉部(9)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的內側設置左右一對臉墊(36),在該各臉墊(36)上以內外貫通狀形成與上述內氣連通孔(47 )連通的墊連通孔(58 )。
11.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頭盔,其特征在于:在與上述護顎部(10)及護臉部(9)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的內側設置左右一對臉墊(36 ),在左右臉墊(36 )上設置從臉墊(36 )下端部的左右方向的外端側向上方折回的插入卡定片(41),通過使插入卡定片(41)穿過側部包邊構件(22)的左右內側插入護顎部(10)和護臉部(9)跟與它們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之間,從而使臉墊(36)被保持在沖擊吸收構件(4)的內側; 在上述插入卡定片(41)的與空氣取出孔(55)對應的部分設置空氣孔(59),在插入卡定片(41)上以覆蓋空氣孔(59)的方式添設網眼片(60)。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頭盔,其特征在于:左右臉墊(36)的前端彼此在頭盔佩戴者的口的前方相互地向左右離開,在位于頭盔佩戴者的口的前側的沖擊吸收構件(4)上設置與上述空氣通路(44)的前部連通的口連通孔(46),此口連通孔(46)被配置在左右臉墊(36)的前端間。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頭盔,其特征在于:左右一對顎帶(65)分別連結固定在左右護臉部(9)的內面?zhèn)?,并穿過上述側部包邊構件(22)的左右內側向下方突出,側部包邊構件(22)的大寬度部(52)被配置在與顎帶(65)對應的位置。
14.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頭盔,其特征在于:在與上述護顎部(10)及護臉部(9)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的內側設有左右一對臉墊(36),與護臉部(9)對應的沖擊吸收構件(4)的下端側比側部包邊構件(22)的大寬度部(52)及臉墊(36)的下部向上方凹入,在沖擊吸收構件(4)的下方,且側部包邊構件(22)的大寬度部(52)與臉墊(36)的下部之間形成空隙通路(68 ),上述空氣通路(44)的下部側與空隙通路(68 )連通。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頭盔,其特征在于:在臉墊(36)的下部以內外貫通狀形成與空隙通路(68)連通的墊連通孔(58)。
【文檔編號】A42B3/28GK103796539SQ201180073349
【公開日】2014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1月4日
【發(fā)明者】村上猛 申請人:Ogk Kabuto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