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蘆薈燒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蘆薈燒酒。
背景技術:
蘆薈屬百合科多年生常綠多肉質草木植物,其種類有幾百種,目前已經被廣泛開發(fā)各種保健、營養(yǎng)、美容產品。明代本草書中記載,蘆薈味苦,其性寒,按中醫(yī)理論是寒可解熱,苦有泄澡熱殺蟲之功效、苦可解體內熱,又可除體內水濕有通便作用??辔兜纳幹薪鉄釀?,瀉下劑較多,溫熱藥暖身體,促進新陳代謝、寒涼性藥可消除體內炎癥、抑制興奮。據研究表明,蘆薈葉片厚實多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及多種糖類等營養(yǎng)成份,是人類珍貴的綠色食品和保健品。
現(xiàn)有技術中,蘆薈的加工往往是榨汁或者粉碎打漿。比如申請?zhí)枮?8110273.5的一份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蘆薈白酒的制作方法,是將蘆薈汁、冰糖與酒胚勾兌與28-44度的白酒,白酒、蘆薈、冰糖的比例為100∶2.5-5-10-20∶1-2-4-8,將蘆薈加工的生汁、熟汁混合勾兌工藝加工而成。
由于蘆薈特殊的口味,榨汁或者粉碎打漿之后加工出來的產品總有點苦澀的味道,而且浸泡的效果也不甚理想。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蘆薈燒酒及其制作工藝。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所需組分及配比(重量比,以100份計)為枸杞子0.3-0.5份;紅棗2-5份;當歸0.5-2.0份;甘草0.2-1.2份;肉桂0.1-0.2份;其余為蘆薈。
制作該蘆薈燒酒的工藝為a.采用優(yōu)質蘆薈,洗凈后消毒,再切段,每段長3-5cm;b.配制38度的酒,以6∶4的比例將水和酒精混合均勻;c.將配制好的酒放進容器中,然后將處理好的蘆薈及其他配料以1∶1的比例一并放進容器里,并密封容器;d.常溫下浸泡約20天后,過濾所得液體,然后加調味酒,調味酒的比例為15%,之后制得成品。
因此,本發(fā)明產品為淺紅色,酒精度35左右,將蘆薈切段,不但可以浸泡初蘆薈的有益成分,蘆薈的原汁原味與酒充分融合且不會沉淀,從而避免了蘆薈特有枯澀味道。本發(fā)明對便秘、腹瀉、痔瘡、胃潰瘍、清血解毒、延緩衰老及減肥、美容等有一定的抑制和輔助治療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1所需組分及配比(重量比,以100份計)為枸杞子0.3份;紅棗5份;當歸1.0份;甘草0.8份;肉桂0.1份;其余為蘆薈。
制作該蘆薈酒的工藝為a.采用優(yōu)質蘆薈,洗凈后消毒,再切段,每段長3-5cm;b.配制38度的酒,以6∶4的比例將水和酒精混合均勻;c.將配制好的酒放進容器中,然后將處理好的蘆薈及其他配料以1∶1的比例一并放進容器里,并密封容器;d.常溫下浸泡約20天后,過濾所得液體,然后加比例為15%的調味酒,之后制得成品。
實施例2所需組分及配比(重量比,以100份計)為枸杞子0.4份;紅棗3.5份;當歸1.0份;甘草0.5份;肉桂0.15份;其余為蘆薈。
其余參考實施例1。
實施例3所需組分及配比(重量比,以100份計)為枸杞子0.5份;紅棗2份;當歸2.0份;甘草1.2份;肉桂0.2份;其余為蘆薈。
其余參考實施例1。
最后,應當指出,以上實施例僅是本發(fā)明較有代表性的例子。顯然,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還可以有許多變形。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從本發(fā)明公開的內容直接導出或聯(lián)想到的所有變形,均應認為是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蘆薈燒酒,其特征在于所需組分及配比(重量比,以100份計)為枸杞子0.3-0.5份;紅棗2-5份;當歸0.5-2.0份;甘草0.2-1.2份;肉桂0.1-0.2份;其余為蘆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蘆薈燒酒,其特征在于制作蘆薈酒的工藝為a.采用優(yōu)質蘆薈,洗凈后消毒,再切段,每段長3-5cm;b.配制38度的酒,以6∶4的比例將水和酒精混合均勻;c.將配制好的酒放進容器中,然后將處理好的蘆薈及其他配料以1∶1的比例一并放進容器里,并密封容器;d.常溫下浸泡約20天后,過濾所得液體,然后加調味酒,調味酒的比例為15%,之后制得成品。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蘆薈燒酒及其制作工藝。其所需組分及配比(重量比,以100份計)為枸杞子0.3-0.5份;紅棗2-5份;當歸0.5-2.0份;甘草0.2-1.2份;肉桂0.1-0.2份;其余為蘆薈。其制作工藝為采用優(yōu)質蘆薈,洗凈后消毒,再切段,每段長3-5cm;配制38度的酒,以6∶4的比例將水和酒精混合均勻;將配制好的酒放進容器中,然后將處理好的蘆薈及其他配料以1∶1的比例一并放進容器里,并密封容器;常溫下浸泡約20天后,過濾所得液體,然后加調味酒,調味酒的比例為15%,之后制得成品。本發(fā)明可以浸泡出蘆薈的有益成分,蘆薈的原汁原味與酒充分融合且不會沉淀,從而避免了蘆薈特有枯澀味道。
文檔編號C12G3/00GK1804022SQ20051002325
公開日2006年7月19日 申請日期2005年1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1月10日
發(fā)明者宋金觀 申請人:宋金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