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V型空心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用于鏟地的工具。
目前,廣大農(nóng)民使用的鏟地工具仍然是沿襲了幾千年的原始工具——鋤頭。由于鋤頭鏟地需要對一條壟的兩面壟坡(既兩個壟背)分別鏟兩次,每鏟一次都要彎一次腰,而且現(xiàn)在的鋤頭是實心的,鏟動的土量大,所以用這種鋤頭鏟地效率低,耗力大。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設計一種效率高、成本低、耗力少的新型的鏟地工具替代現(xiàn)有的鋤頭。
附圖
是V形空心鋤結構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來說明“V”形空心鋤的結構和工作過程。
如附圖所示,V形空心鋤是由前行輪1、底盤2、后行輪3、鏟刃4、鏟刃固定架5、鏟刃支架6、手柄7和手柄鞘8構成的。
底盤2是將2——3mm厚的鋼板制成一段約500mm長的槽鋼形狀而形成的。底盤2的前端有前行輪1與之相連。前行輪1是由一個套在U形鋼筋架上的小橡膠輪所組成,U形鋼筋架開口的兩端與底盤1的兩個槽壁焊接在一起。后行輪3以同樣的方式在底盤2的后半部底盤2相連接。
鏟刃支架6是由一段長度與壟溝寬度相等的鋼筋制成的。鏟刃支架6橫穿過底盤2的后部(既排在后行輪3的后邊)與底盤2成90°夾角焊接在一起,既鏟刃支架6與底盤2相連接。鏟刃4是直接鏟草松土的部件,是將較窄的帶刃的富有彈性的薄鋼片制成V形(既與壟溝的橫截面相似的形狀),然后再將V形的鏟刃4的兩端與鏟刃支架6的兩端相連接。為防止鏟刃4前后晃動而設置了鏟刃固定架5。鏟刃固定架5是一對相互平行的V形鐵架,這對V形鐵架的底角分別與鏟刃4的中間部份相連接,這對V形鐵架的開口的兩端分別與底盤2的兩邊相連接,也就是說,鏟刃固定架5分別與鏟刃4和鏟刃支架6相連接。鏟刃4與鏟刃支架6和鏟刃固定架5連接以后,便形成一個與壟溝橫截面形狀相似的V形的空心的鋤頭。V形空心鋤的開口角度應根據(jù)V形鏟刃4鏟入壟背(既壟坡)的深度而定;V形空心鋤的高度則須比后行輪3的高度高出一圈(約10-20mm)高出的部份就是鏟刃4鏟入土中的深度。
在底盤2的中部,有手柄鞘8與底盤2相連接。手柄鞘是用一段上粗下細的鐵管制成的,將較細的一端穿孔,再將底盤2與手柄鞘的連接處橫向穿孔,最后把手柄鞘8置放于槽鋼形的底盤2的槽內(nèi),手柄鞘8的穿孔與底盤2上的穿孔對齊,用螺拴穿過手柄鞘8上的穿孔和底盤2上的穿孔將兩者連接起來。手柄7是一段與一般鋤把相同的圓木把,手柄7的一端直接插入手柄鞘8內(nèi)與手柄鞘8相連接。
附圖是V形空心鋤結構示意圖。圖中1是指前行輪、2是底盤、3是后行輪、4是鏟刃、5是鏟刃固定架、6是鏟刃支架、7是手柄、8是手柄鞘。鏟地時,將V形空心鋤接前行輪1在前、鏟刃4在后的方向置放壟溝內(nèi),操作者位于V形空心鋤的后面兩手握住手柄7,向前推動,使鏟刃4深入土中向前鏟草松土完成鏟地動作。當操作者以推動鏟土的姿式工作一段時間感到疲勞時,還可以改換姿式采用拉動鏟土的方式。拉動鏟土時操作者站到V形空心鋤前面,雙手拉動手柄7帶動V形空心鋤向前運行。拉動鏟土時可以在底盤2的后部置放磚塊以增加重力使鏟刃4鏟入土中。這樣以不同的姿式使用V形空心鋤可以減緩操作者的疲勞過程。
應用V形空心鋤鏟地比用鋤頭具有很多優(yōu)越性。首先是可以提高鏟地效率,由于鏟刃4的形狀是V形,推動一次便可以同時鏟除兩面壟背的草,等于鋤頭鏟兩次的工作量。其次是比用鋤頭更省力,因為V形空心鋤的鏟刃4是用極窄的帶刃的鋼片制成的,鋤面是空心的,所推動的土量少;另外,V形空心鋤采用輪式滑動裝置,磨擦力較小。V形空心鋤的鏟地是人向前推動或向前拉動,用不著彎腰,所以大大地減輕了勞動強度。最后,V形空心鋤能降低旱田作物成本。因為鏟地是旱田作物田間管理中勞動量很大的一項工作,應用V形空心鋤鏟地可比過去用鋤頭鏟地快2——3倍,大大地節(jié)省時間和人力,降低旱田作物的生產(chǎn)成本。
V形空心鋤的制做過程極為簡單,底盤2可以直接用槽鋼形材制做,也可以用板材制做,鏟刃支架可以用鋼筋形材制做,鏟刃固定架可以用2——3mm厚的薄板沖壓制成。各部件之間的連接方式可以用焊接,也可以用螺絲連接。
權利要求1.V形空心鋤,一種用于鏟地的工具,是由前行輪1、底盤2、后行輪3、鏟刃4、鏟刃固定架5、鏟刃支架6、手柄7和手柄鞘8所構成,其特征是將極窄的帶刃的富有彈性的薄鋼片制成V形的鏟刃4與鏟刃支架6和鏟刃固定架5相連接,便形成一個V形的空心的鋤頭。
專利摘要V形空心鋤,一種用于鏟土的工具。目前使用的鋤頭效率低、耗力大,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設計一種效率高、省力的新型鏟地工具替代鋤頭。V形鏟刃4與鏟刃支架6、鏟刃固定架5相互連接以后便形成一個與壟溝橫截面形狀相似的V的空心的鋤頭。應用V形空心鋤鏟地可以輪換采取推動式和拉動式兩種鏟地姿勢以減緩疲勞過程。V形空心鋤提高鏟地效率,比鋤頭更省力,降低旱田作物成本。
文檔編號A01B1/06GK2078958SQ90219568
公開日1991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1990年10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1990年10月25日
發(fā)明者趙聞天 申請人:趙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