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甘蔗地套種馬鈴薯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甘蔗地套種馬鈴薯的方法,其通過土地選擇,植物品種選擇,種植時間的選擇等實現(xiàn)套種方式。本發(fā)明的套種種植方法一方面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農(nóng)作物的產(chǎn)量和經(jīng)濟效益。另一方面馬鈴薯收割后其薯莖、葉可以還田作為農(nóng)肥使用,可降低種植成本。
【專利說明】一種甘蔗地套種馬鈴薯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植物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甘蔗地套種馬鈴薯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甘蔗是我國主要的糖料作物,面積占我國常年糖料面積的85%以上,產(chǎn)糖量占食糖總產(chǎn)量的90 %以上,位于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的廣西,光照充足,雨水豐沛,適宜甘蔗生長,且廣西是中國與東南亞國家西南腹地的“結合部”是中國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廣西甘蔗產(chǎn)業(yè)發(fā)展有著獨特的區(qū)位優(yōu)勢。固甘蔗產(chǎn)業(yè)已成為廣西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重要支柱和農(nóng)民增收的主要來源。但甘蔗生長周期長、行距大,封行遲,若充分利用這段時間在行距中套種其它農(nóng)作物,可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農(nóng)作物的產(chǎn)量和經(jīng)濟效益。
[0003]馬鈴薯,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別稱地蛋、洋芋、土豆等。馬鈴薯性喜冷涼,是喜歡低溫的作物。其地下薯塊形成和生長需要疏松透氣、涼爽濕潤的土壤環(huán)境。馬鈴薯生長周期為3 - 4個月,若年前播種,最遲來年4月份收割。而甘蔗前期需要養(yǎng)分少,到6月中、下旬生長旺盛需要大量的養(yǎng)分及大培土時,馬鈴薯已經(jīng)收割完畢。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甘蔗地套種馬鈴薯的方法。在不影響甘蔗的產(chǎn)量條件下,提高農(nóng)作物的產(chǎn)率和經(jīng)濟效益。
[0005]本發(fā)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0006]一種甘蔗地套種馬鈴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7](I)、選擇疏松、肥沃、通透性好、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冬春新植蔗田上實施間套種;
[0008](2)甘蔗品種以植株直立、前期生長慢、后期生長快的高產(chǎn)高糖品種“粵糖93/159”和“新臺糖20號”為主,馬鈴薯品種以產(chǎn)量高、適應性強的“合作88”和“抗青9 -1”為主;
[0009](3)馬鈴薯種植時間為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播種時采用單壟雙行條播,溝深15cm,寬30cm,進行交錯排種,株距20 -25cm,行距40 -50cm,畝基本苗保證在2000株左右,畝下種量10kg左右;
[0010](4)甘蔗種植時間為12月下旬至次年I月下旬,采用寬窄行種植方式,寬行距130 - 150cm,窄行距60 - 80cm,溝底寬30 - 35cm,溝深35 - 40cm,畝用種量800kg,覆土后先灌透水再用阿特拉津封草,灌水應速灌速排,不能淹過馬鈴薯壟面,最后覆蓋甘蔗地膜。此種植方法每寬行距甘蔗中套種兩行馬鈴薯;
[0011](5)馬鈴薯底肥每畝施農(nóng)家肥800 - 1000kg,肥料于播種前施入播種溝內(nèi),甘蔗底肥每畝施復合肥80 - 100kg,當馬鈴薯植株生長到15cm時進行追肥,在收獲馬鈴薯時,揭除甘蔗地膜,進行中耕培土,把馬鈴薯莖、葉還田,同時每畝追肥40 -50kg尿素和20 -30kg普鈣,施肥后進行培土、封草等管理工作。
[0012]優(yōu)選地,馬鈴薯采用塊狀帶芽播種,切塊在播種前1-2天進行,切塊重30 -50g,切塊后用甲霜靈錳鋅或甲基托布津兌水噴霧進行消毒殺菌處理,堆積悶種2小時后,切口朝上散放,攤開晾干,使切口愈合;
[0013]優(yōu)選地,馬鈴薯行距45cm,甘蔗寬行距140cm。
[0014]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甘蔗套種馬鈴薯的種植方法,一方面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農(nóng)作物的產(chǎn)量和經(jīng)濟效益。另一方面馬鈴薯收割后其薯莖、葉可以還田作為農(nóng)肥使用,可降低種植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0016]實施例1
[0017]一種甘蔗地套種馬鈴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8](I)選擇疏松、肥沃、通透性好、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冬春新植蔗田上實施間套種;
[0019](2)在11月20日開始種植馬鈴薯:
[0020]種子處理:在播種前I天,對帶芽的馬鈴薯進行切塊處理,切塊重30g,切塊后用甲霜靈錳鋅或甲基托布津兌水噴霧進行消毒殺菌處理,堆積悶種2小時后,切口朝上散放,攤開晾干,使切口愈合;
[0021]在每230cm的中間處開始挖溝,溝深15cm,寬30cm,在距溝邊1cm處以株距20cm的方式種植切塊,并同時每畝施農(nóng)家肥800kg ;
[0022](3)在12月20日在距溝邊70cm處種植甘蔗,畝用種量800kg,并在相鄰兩行甘蔗挖溝,溝底寬30,溝深35,底肥每畝施復合肥80kg,覆土后先灌透水再用阿特拉津封草,灌水應速灌速排,不能淹過馬鈴薯壟面,最后覆蓋甘蔗地膜;
[0023](4)當馬鈴薯植株生長到15cm時進行追肥;
[0024](5)在次年2月20日開始收割馬鈴薯,收割后將馬鈴薯莖、葉還田,同時每畝追肥40尿素和20普鈣,施肥后進行培土、封草等管理工作。
[0025]實施例2
[0026]一種甘蔗地套種馬鈴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27](I)選擇疏松、肥沃、通透性好、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冬春新植蔗田上實施間套種;
[0028](2)在12月I日開始種植馬鈴薯:
[0029]種子處理:在播種前2天,對帶芽的馬鈴薯進行切塊處理,切塊重40g,切塊后用甲霜靈錳鋅或甲基托布津兌水噴霧進行消毒殺菌處理,堆積悶種2小時后,切口朝上散放,攤開晾干,使切口愈合;
[0030]在每240cm的中間處開始挖溝,溝深15cm,寬30cm,在距溝邊1cm處以株距23cm的方式種植切塊,并同時每畝施農(nóng)家肥900kg ;
[0031](3)在次年I月5日在距溝邊70cm處種植甘蔗,畝用種量800kg,并在相鄰兩行甘蔗挖溝,溝底寬32cm,溝深37cm,底肥每畝施復合肥90kg,覆土后先灌透水再用阿特拉津封草,灌水應速灌速排,不能淹過馬鈴薯壟面,最后覆蓋甘蔗地膜;
[0032](4)當馬鈴薯植株生長到15cm時進行追肥;
[0033](5)在次年2月底開始收割馬鈴薯,收割后將馬鈴薯莖、葉還田,同時每畝追肥40尿素和20普鈣,施肥后進行培土、封草等管理工作。
[0034]實施例3
[0035]一種甘蔗地套種馬鈴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36](I)選擇疏松、肥沃、通透性好、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冬春新植蔗田上實施間套種;
[0037](2)在12月10日開始種植馬鈴薯:
[0038]種子處理:在播種前2天,對帶芽的馬鈴薯進行切塊處理,切塊重50g,切塊后用甲霜靈錳鋅或甲基托布津兌水噴霧進行消毒殺菌處理,堆積悶種2小時后,切口朝上散放,攤開晾干,使切口愈合;
[0039]在每250cm的中間處開始挖溝,溝深15cm,寬30cm,在距溝邊1cm處以株距25cm的方式種植切塊,并同時每畝施農(nóng)家肥100kg ;
[0040](3)在次年I月5日在距溝邊70cm處種植甘蔗,畝用種量800kg,并在相鄰兩行甘蔗挖溝,溝底寬35cm,溝深40cm,底肥每畝施復合肥100kg,覆土后先灌透水再用阿特拉津封草,灌水應速灌速排,不能淹過馬鈴薯壟面,最后覆蓋甘蔗地膜;
[0041](4)當馬鈴薯植株生長到15cm時進行追肥;
[0042](5)在次年3月10日開始收割馬鈴薯,收割后將馬鈴薯莖、葉還田,同時每畝追肥40尿素和20普鈣,施肥后進行培土、封草等管理工作。
【權利要求】
1.一種甘蔗地套種馬鈴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疏松、肥沃、通透性好、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冬春新植蔗田上實施間套種; (2)甘蔗品種以植株直立、前期生長慢、后期生長快的高產(chǎn)高糖品種“粵糖93/159”和“新臺糖20號”為主,馬鈴薯品種以產(chǎn)量高、適應性強的“合作88”和“抗青9 -1”為主; (3)馬鈴薯種植時間為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播種時采用單壟雙行條播,溝深15cm,寬30cm,進行交錯排種,株距20 - 25cm,行距40 - 50cm,畝基本苗保證在2000株左右,畝下種量10kg左右; (4)甘蔗種植時間為12月下旬至次年I月下旬,采用寬窄行種植方式,寬行距130 - 150cm,窄行距60 - 80cm,溝底寬30 - 35cm,溝深35 - 40cm,畝用種量800kg,覆土后先灌透水再用阿特拉津封草,灌水應速灌速排,不能淹過馬鈴薯壟面,最后覆蓋甘蔗地膜。此種植方法每寬行距甘蔗中套種兩行馬鈴薯; (5)馬鈴薯底肥每畝施農(nóng)家肥800- 1000kg,肥料于播種前施入播種溝內(nèi),甘蔗底肥每畝施復合肥80 - 100kg,當馬鈴薯植株生長到15cm時進行追肥,在收獲馬鈴薯時,揭除甘蔗地膜,進行中耕培土,把馬鈴薯莖、葉還田,同時每畝追肥40 - 50kg尿素和20 - 30kg普鈣,施肥后進行培土、封草等管理工作。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地套種馬鈴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馬鈴薯采用塊狀帶芽播種,切塊在播種前1- 2天進行,切塊重30 - 50g,切塊后用甲霜靈錳鋅或甲基托布津兌水噴霧進行消毒殺菌處理,堆積悶種2小時后,切口朝上散放,攤開晾干,使切口愈合。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地套種馬鈴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馬鈴薯行距45cm,甘鹿寬行距140cm。
【文檔編號】A01G1/00GK104396536SQ201410734597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2月4日
【發(fā)明者】羅宇 申請人:羅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