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向螺桿可調式非同步插秧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nóng)業(yè)機械,尤其是涉及一種插秧機構。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的水稻栽培一般都采用等行距、等株距的插植方法,但是這種插植方法植株與植株之間必然會出現(xiàn)遮陽的問題,而且對泥土中的養(yǎng)分的利用不均勻,從而造成很大的浪費。后來,人們發(fā)明了一種寬窄行的水稻栽培方法,是窄行距與寬行距間隔栽培的一種水稻高產(chǎn)栽培技術。該栽培方式既能保證單位面積上的穴數(shù)合理,又具有植株群體分布合理,通風透光性能好,光合作用率高等優(yōu)點,因此單產(chǎn)水平較高,是高產(chǎn)攻關常選擇的栽培方式之一。同時,由于通風透光性增強,使稻株間濕度降低,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病蟲危害,最終達到高產(chǎn)增收的目的。但是寬窄行水稻栽培技術的栽培間距不同,其對泥土中的養(yǎng)·分利用更不均勻,太陽光照也有很大一部分被植株相互遮擋。因此人們在此基礎上又發(fā)明了三圍強化栽培技術。在三圍強化栽培技術中,植株間構成三角形分布(優(yōu)選等腰三角形分布)光線無論從哪一面來都不會互相遮擋,大大提高了秧苗對陽光的攝取量,增加了光合作用。三圍強化栽培技術每兩行為一組,每組分布有若干個三角形植株,三角形植株內(nèi)的各植株的間距完全相同,使得植株對泥土中養(yǎng)分的吸收非常均勻,最大程度的利用了地力。同時這種栽培技術使得在相同密度的栽培條件下,各植株的間距大到了最大化,有利于通風,減少了病蟲害。但是目前還沒有適合于三圍強化栽培技術的插秧機械,因此,一般只能通過人工插秧完成,極大的限制了三圍強化栽培技術的推廣。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xiàn)有技術所存在的沒有相應的機械能進行三圍強化栽培技術的插秧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高速進行三圍強化插秧的雙向螺桿可調式非同步插秧機構。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可調式非同步插秧機構,包括苗臺支架、供苗臺、若干插秧驅動箱、回轉箱以及插植臂,供苗臺包括若干苗槽,供苗臺與一個設于苗臺支架上的苗臺導軌相適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個插秧驅動箱上設有左右兩個回轉箱,回轉箱上設有兩個插植臂,其中右側的回轉箱設有用于調整左右兩個回轉箱角度差角度調整機構,所述的苗槽的下側設有秧苗擋板,秧苗擋板上設有與所述的回轉箱相對應的取秧口,供苗支架上設有一個雙向螺桿,雙向螺桿與一個驅動機構相連,該雙向螺桿與一個固定在供苗臺后側的導向塊相適配?,F(xiàn)有的類似插秧機一般各回轉箱都是同步轉動的,因此,各回轉箱上插植臂都同步取秧,同步插植,形成矩陣式的植株。本技術方案中,當左右兩個回轉箱的角度差為零時,各回轉箱同步轉動,形成矩陣式的植株,而當左右兩個回轉箱的角度差不為零時,插植臂的取秧、插植過程均不同步,當供苗臺移動到所述的各苗槽的最左或最右端對應于所述的取秧口時,所述的導向塊移動到雙向螺桿的最左或最右端的一節(jié)螺紋的中部。當?shù)贗個回轉箱的插植臂取該行程的最后一株秧苗后,供苗臺需要沿該行程的方向繼續(xù)移動半個螺距,后返回半個螺距時,與第一個回轉箱相鄰的第2個回轉箱上的插植臂才開始取相應的最后一株秧苗。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中,雖然回轉箱的轉動不同步,但可以在各取秧口間距相同的情況下,完成秧苗的完全對應取出。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角度調整機構以下結構構成插秧驅動箱的輸出軸上設有兩個相差90°的凸起,在回轉箱與插秧驅動箱的輸出軸的套接處的內(nèi)孔設有兩個與所述的兩個凸起分別適配的凹槽,所述的回轉箱通過螺母與所述的插秧驅動箱的輸出軸固定。該技術方案使得同一個插秧驅動箱的兩側的回轉箱的角度差可以是0°和90°,當需要調整該角度差時,松開螺母,將凸起與凹槽分離,轉動90°,然后將凸起與凹槽配合后,擰緊螺母,實現(xiàn)回轉箱的角度差的90°與0°的切換。當兩個回轉箱的角度差為90°,即實現(xiàn)植株的等腰三角形的插植方法,這種插植方法是陽光利用率最高,通風性能最好,地力的利用率最高的方式。本實用新型的帶來的有益效果是,解決現(xiàn)有技術所存在的沒有相應的機械能進行三圍強化栽培技術的插秧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高速進行三圍強化插秧的雙向螺桿可調式 非同步插秧機構,且結構緊湊、調整方便、性能可靠。
附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角度調整機構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實施例如圖I、圖2所示,一種可調式非同步插秧機構,包括苗臺支架、供苗臺、4個插秧驅動箱I、回轉箱2以及插植臂3,供苗臺包括9個苗槽4,供苗臺與一個設于苗臺支架上的苗臺導軌5相適配,每個插秧驅動箱I上設有左右兩個回轉箱2,回轉箱上設有兩個插植臂3,其中右側的回轉箱設有用于調整左右兩個回轉箱角度差角度調整機構,角度調整機構以下結構構成插秧驅動箱的輸出軸上設有兩個相差90°的凸起8,在回轉箱與插秧驅動箱的輸出軸的套接處的內(nèi)孔設有兩個與所述的兩個凸起8分別適配的凹槽9,所述的回轉箱通過螺母7與所述的插秧驅動箱6的輸出軸固定。該技術方案使得同一個插秧驅動箱的兩側的回轉箱的角度差可以是0°和90°,當需要調整該角度差時,松開螺母,將凸起與凹槽分離,轉動90°,然后將凸起與凹槽配合后,擰緊螺母,實現(xiàn)回轉箱的角度差的90°與0°的切換。當兩個回轉箱的角度差為90°,即實現(xiàn)植株的等腰三角形的插植方法。所述的苗槽4的下側設有秧苗擋板9,秧苗擋板9上設有與所述的回轉箱相對應的取秧口 10,供苗支架上設有一個雙向螺桿11,雙向螺桿11與一個驅動機構相連,該雙向螺桿與一個固定在供苗臺后側的導向塊相適配。當左右兩個回轉箱的角度差為零時,各回轉箱同步轉動,形成矩陣式的植株,而當左右兩個回轉箱的角度差不為零時,插植臂的取秧、插植過程均不同步,當供苗臺移動到所述的各苗槽的最左或最右端對應于所述的取秧口時,所述的導向塊移動到雙向螺桿的最左或最右端的一節(jié)螺紋的中部。當?shù)贗個回轉箱的插植臂取該行程的最后一株秧苗后,供苗臺需要沿該行程的方向繼續(xù)移動半個螺距,后返回半個螺距時,與第一個回轉箱相鄰的第2個回轉箱上的插植臂才開始取相應的最后一株秧苗。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中,雖然回轉箱的轉動不同步,但可以在各取秧口間距相同的情況下,完成秧苗的完全對應取出。 所以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緊湊、調整方便、性能可靠,有效實現(xiàn)三圍強化插植的機械化作業(yè)的特征。
權利要求1.一種可調式非同步插秧機構,包括苗臺支架、供苗臺、若干插秧驅動箱、回轉箱以及插植臂,供苗臺包括若干苗槽,供苗臺與一個設于苗臺支架上的苗臺導軌相適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個插秧驅動箱上設有左右兩個回轉箱,回轉箱上設有兩個插植臂,其中右側的回轉箱設有用于調整左右兩個回轉箱角度差角度調整機構,所述的苗槽的下側設有秧苗擋板,秧苗擋板上設有與所述的回轉箱相對應的取秧口,供苗支架上設有一個雙向螺桿,雙向螺桿與一個驅動機構相連,該雙向螺桿與一個固定在供苗臺后側的導向塊相適配。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調式非同步插秧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度調整機構由以下結構構成插秧驅動箱的輸出軸上設有兩個相差90°的凸起,在回轉箱與插秧驅動箱的輸出軸的套接處的內(nèi)孔設有兩個與所述的兩個凸起分別適配的凹槽,所述的回轉箱通過螺母與所述的插秧驅動箱的輸出軸固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調式非同步插秧機構,包括苗臺支架、供苗臺、若干插秧驅動箱、回轉箱以及插植臂,供苗臺包括若干苗槽,供苗臺與一個設于苗臺支架上的苗臺導軌相適配,每個插秧驅動箱上設有左右兩個回轉箱,回轉箱上設有兩個插植臂,其中右側的回轉箱設有用于調整左右兩個回轉箱角度差角度調整機構,所述的苗槽的下側設有秧苗擋板,秧苗擋板上設有與所述的回轉箱相對應的取秧口,供苗支架上設有一個雙向螺桿,雙向螺桿與一個驅動機構相連,該雙向螺桿與一個固定在供苗臺后側的導向塊相適配。所以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高速進行三圍強化插秧的可調式非同步插秧機構。
文檔編號A01C11/02GK202722011SQ2012204349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8月29日
發(fā)明者楊仲雄, 高福強, 胡璇, 李明強, 朱德峰, 邵樹有 申請人:萊恩農(nóng)業(yè)裝備有限公司, 高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