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日光溫室均勻通風換氣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適用于日光溫室的通風部件,尤其涉及ー種安裝于日光溫室的進風ロ或出風ロ的日光溫室均勻通風換氣裝置。
背景技術:
日光溫室在農業(yè)生產、科學研究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通風換氣系統(tǒng)是日光溫室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通風效果直接影響著日光溫室的內部環(huán)境。由于大型的日光溫室存在不止ー個出風ロ /進氣ロ,為了更好地協(xié)調各出風ロ /進風ロ流量與壓カ,需進行均勻化設計。但是,目前的日光溫室的排風管道的進風口和進風管道的出風ロ為普通的百葉窗,在通風壓カ和流量較大的情況下,易導致空氣交換不均勻,對溫室內的作物造成不良影響。
發(fā)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種日光溫室均勻通風換氣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在通風壓カ和流量較大的情況下,空氣交換不均勻的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日光溫室均勻通風換氣裝置包括連接部,所述連接部用于和日光溫室的排風管道、進風管道連接;第一層百葉窗和第二層百葉窗,第ー層百葉窗包括第一框架和設于所述第一框架的多個第一扇葉,所述第一扇葉可翻轉地設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設于所述連接部內側;第二層百葉窗包括第二框架和設于所述第二框架的多個第二扇葉,所述第二扇葉可翻轉地設于所述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設于所述連接部內側;所述第一層百葉窗和所述第二層百葉窗平行設置,且所述第一扇葉在所述第二層百葉窗上的投影和所述第二扇葉相交;第一驅動機構和第二驅動機構,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和所述第二驅動機構分別與所述第一層百葉窗的第一扇葉和第二層百葉窗的第二扇葉連接,用于調節(jié)所述第一層百葉窗的第一扇葉和第二層百葉窗的第二扇葉的翻轉角度。根據上述日光溫室均勻通風換氣裝置的ー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層百葉窗的第一扇葉在所述第二層百葉窗上的投影和所述第二扇葉垂直。根據上述日光溫室均勻通風換氣裝置的ー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層百葉窗的多個第一扇葉的ー邊分別鉸接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包括多個第一連桿,所述多個第一連桿的一端分別鉸接于所述多個第一扇葉的另ー邊;第二連桿,所述第ニ連桿鉸接于所述多個第一連桿的另一端以驅動所述多個第一連桿運動。根據上述日光溫室均勻通風換氣裝置的ー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驅動機構還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中部鉸接于所述第一框架或者所述連接部上,所述手柄的一端鉸接于所述第二連桿上,用于手工驅動所述第二連桿擺動。根據上述日光溫室均勻通風換氣裝置的ー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驅動機構還包括刻度盤,所述刻度盤與所述手柄對應,用于顯示所述手柄轉動的角度進而間接顯示所述第一扇葉翻轉的角度。[0009]根據上述日光溫室均勻通風換氣裝置的ー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包括兩長桿、兩短桿,所述兩長桿和所述兩短桿的端部依次鉸接構成呈平行四邊形的平面四連桿機構;所述第一扇葉縱向嵌于所述兩長桿之間;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包括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所述第一齒輪固定于所述長桿或所述短桿上,所述第二齒輪與所述第一齒輪嚙合以驅動所述第一齒輪轉動進而驅動所述第一扇葉翻轉。根據上述日光溫室均勻通風換氣裝置的ー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層百葉窗的結構與所述第一層百葉窗的結構相同,所述第二驅動機構和所述第一驅動機構的結構相同以驅動所述第二扇葉的翻轉。根據上述日光溫室均勻通風換氣裝置的ー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其中,第一層百葉窗位于所述第二層百葉窗外側,且所述第一扇葉外側設有用于避免氣流直吹的擾動裝置。根據上述日光溫室均勻通風換氣裝置的ー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其中,至少兩個相鄰 的所述第一扇葉之間設有固定板,所述擾動裝置設于所述固定板上。根據上述日光溫室均勻通風換氣裝置的ー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其中,所述擾動裝置呈傘架狀結構或為柔性可漂浮物。通過設置雙層百葉窗,以及將百葉窗的扇葉設計為可翻轉結構,本實用新型可以使流經的氣流變得均勻,并且可以根據流經氣流的大小,調整扇葉的翻轉角度,借此,減少空氣交換不均勻對日光溫室內作物的不良影響。
圖I為本實用新型優(yōu)選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優(yōu)選實施例ニ的驅動機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ー步詳細說明。圖I示意性的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優(yōu)選實施例一的結構,如其所示,本優(yōu)選實施例一包括連接部I、第一層百葉窗、第二層百葉窗3、第一驅動機構、第二驅動結構。連接部I用于和日光溫室的排風管道、進風管道連接,其可以和排風管道或進風管道硬性連接,例如利用金屬材料,也可以柔性連接,例如帆布或橡膠等。第一層百葉窗包括第一框架(圖中未示出)和設于所述第一框架的多個第一扇葉24,第一扇葉24可翻轉地設于第一框架,第一框架設于連接部I內側。第二層百葉窗3與第一層百葉窗的結構相同。第一層百葉窗設于第二層百葉窗3上方,且二者平行設置,第一扇葉24在第二層百葉窗3上的投影和第二層百葉窗3的第二扇葉(圖I中,第二層百葉窗3的第二扇葉閉合,因此第二扇葉和第二框架重疊)相交,這樣,流經ー百葉窗的氣流將被另一百葉窗擾動,使得氣流均勻穿過。第一驅動機構與第一層百葉窗的第一扇葉24連接,用于調節(jié)第一層百葉窗的第一扇葉24的翻轉角度。第二驅動機構與第一驅動機構結構相同,用于調節(jié)第二層百葉窗3的第二扇葉的翻轉角度。第一扇葉24及第ニ扇葉的可翻轉設計可以適應大小不同的氣流,以及在空氣交換時,第一扇葉24和第二扇葉實時擺動,進ー步增加對氣流的擾動。為了增加擾動效果,本優(yōu)選實施例一的第一層百葉窗的第一扇葉24在第二層百葉窗3上的投影和第二扇葉垂直。并且,第一扇葉24外側設有用于避免氣流直吹的擾動裝置25,擾動裝置設于相鄰的第一扇葉24之間的固定板26上,當然,擾動裝置25的數量及設置位置不以本優(yōu)選實施例ー為限。擾動裝置25應為不規(guī)則形狀,例如,本優(yōu)選實施例一的擾動裝置25傘架狀結構,其也可以為柔性可漂浮物,例如絲帶。在本優(yōu)選實施例一中,第一層百葉窗的多個第一扇葉24的ー邊分別鉸接固定板26上,圖I中,圓圈代表鉸接結構,例如柱、銷、軸、孔、槽等結構。第一驅動機構包括第一連桿23、第二連桿22。第一連桿23的一端鉸接于第一扇葉24的另ー邊;第ニ連桿22鉸接于第一連桿23的另一端以驅動第一連桿23運動。如圖I所示,第二連桿22向右擺動,則帶動第一連桿23移動,第一連桿23向上頂起第一扇葉24,從而使第一扇葉24閉合。第二連桿22向左擺動,則將第一扇葉24打開。為了便于操作,第一驅動機構還包括手柄21,手柄21的中部鉸接于第一框架上。 手柄21的下端鉸接于第二連桿22上,用于手工驅動第二連桿22擺動。手柄21按照圖I中的箭頭擺動時,其即可以驅動第二連桿22擺動。在其他實施例中,手柄也可以鉸接于連接部上。為了便利觀察第一扇葉24的開閉角度,第一驅動機構還包括刻度盤27,刻度盤27與手柄21對應,用于顯示手柄21轉動的角度進而間接顯示第一扇葉24翻轉的角度。因此,刻度盤27的刻度應與第一扇葉24的翻轉角度對應。圖2示意性的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優(yōu)選實施例ニ的驅動機構,如圖所示,本優(yōu)選實施例ニ的第一驅動機構包括長桿41和長桿42、短桿51和短桿52,長桿42固定,長桿41、長桿42和短桿51、短桿52的端部依次鉸接構成呈平行四邊形的平面四連桿機構。長桿41、長桿42之間設有隨之運動的槽6,本優(yōu)選實施例ニ的第一扇葉24的端部嵌于槽6中。這樣,轉動任一第一扇葉24,其他第一扇葉24、短桿51和短桿52也將隨之轉動。為了便于操作,本優(yōu)選實施例ニ的第一驅動機構還包括第一齒輪81和第二齒輪82,第一齒輪81固定于短桿51上,第二齒輪82與第一齒輪81嚙合以驅動第一齒輪81轉動進而驅動第一扇葉24翻轉。也即,當第二齒輪82轉動時,其驅動第一齒輪81轉動,帶動短桿51轉動,長桿41隨之擺動,第一扇葉24隨長桿41擺動。綜上,本實用新型的雙層百葉窗的扇葉可以對氣流増加多重擾動,ー層扇葉控制水平方向,ー層扇葉控制垂直方向,扇葉的可旋轉設計可以改變出風ロ的大小以對氣流進行實時擾動;撥動扇葉的翻轉驅動機構,可以帶動扇葉一起轉動。進ー步地,増加擾動裝置之后,可以進一歩防止風速過大造成對某一區(qū)域的直吹。因此,本實用新型安裝在日光溫室的排風管道的排風口和進風管道的進風ロ之后,可以增加空氣交換的均勻性,防止氣流對某一區(qū)域直吹,影響作物生長。由技術常識可知,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其它的不脫離其精神實質或必要特征的實施方案來實現。因此,上述公開的實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舉例說明,并不是僅有的。所有在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或在等同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的改變均被本實用新型包含。
權利要求1.ー種日光溫室均勻通風換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連接部,所述連接部用于和日光溫室的排風管道、進風管道連接; 第一層百葉窗和第二層百葉窗,第一層百葉窗包括第一框架和設于所述第一框架的多個第一扇葉,所述第一扇葉可翻轉地設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設于所述連接部內側; 第二層百葉窗包括第二框架和設于所述第二框架的多個第二扇葉,所述第二扇葉可翻轉地設于所述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設于所述連接部內側; 所述第一層百葉窗和所述第二層百葉窗平行設置,且所述第一扇葉在所述第二層百葉窗上的投影和所述第二扇葉相交; 第一驅動機構和第二驅動機構,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和所述第二驅動機構分別與所述第ー層百葉窗的第一扇葉和第二層百葉窗的第二扇葉連接,用于調節(jié)所述第一層百葉窗的第一扇葉和第二層百葉窗的第二扇葉的翻轉角度。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日光溫室均勻通風換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層百葉窗的第一扇葉在所述第二層百葉窗上的投影和所述第二扇葉垂直。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日光溫室均勻通風換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層百葉窗的多個第一扇葉的ー邊分別鉸接于所述第一框架; 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包括 多個第一連桿,所述多個第一連桿的一端分別鉸接于所述多個第一扇葉的另一邊; 第二連桿,所述第二連桿鉸接于所述多個第一連桿的另一端以驅動所述多個第一連桿運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日光溫室均勻通風換氣裝置,其特征在干,所述第一驅動機構還包括 手柄,所述手柄的中部鉸接于所述第一框架或者所述連接部上,所述手柄的一端鉸接于所述第二連桿上,用于手工驅動所述第二連桿擺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日光溫室均勻通風換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驅動機構還包括 刻度盤,所述刻度盤與所述手柄對應,用于顯示所述手柄轉動的角度進而間接顯示所述第一扇葉翻轉的角度。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日光溫室均勻通風換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包括兩長桿、兩短桿,所述兩長桿和所述兩短桿的端部依次鉸接構成呈平行四邊形的平面四連桿機構; 所述第一扇葉縱向嵌于所述兩長桿之間; 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包括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所述第一齒輪固定于所述長桿或所述短桿上,所述第二齒輪與所述第一齒輪嚙合以驅動所述第一齒輪轉動進而驅動所述第一扇葉翻轉。
7.根據權利要求3-6任一所述的日光溫室均勻通風換氣裝置,其特征在干,所述第二層百葉窗的結構與所述第一層百葉窗的結構相同,所述第二驅動機構和所述第一驅動機構的結構相同以驅動所述第二扇葉的翻轉。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日光溫室均勻通風換氣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層百葉窗位于所述第二層百葉窗外側,且所述第一扇葉外側設有用于避免氣流直吹的擾動裝置。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日光溫室均勻通風換氣裝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兩個相鄰的所述第一扇葉之間設有固定板,所述擾動裝置設于所述固定板上。
10.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日光溫室均勻通風換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擾動裝置呈傘架狀結構或為柔性可漂浮物。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日光溫室均勻通風換氣裝置,其包括連接部,用于和日光溫室的排風管道、進風管道連接;第一層百葉窗,包括第一框架和設于所述第一框架的多個第一扇葉,所述第一扇葉可翻轉地設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設于所述連接部內側;第二層百葉窗和第一百葉窗結構相同;所述第一層百葉窗和所述第二層百葉窗平行設置,且所述第一扇葉在所述第二層百葉窗上的投影和其相交;第一驅動機構和所述第二驅動機構,分別與所述第一層百葉窗的第一扇葉和第二層百葉窗的第二扇葉連接,用于調節(jié)所述第一層百葉窗的第一扇葉和第二層百葉窗的第二扇葉的翻轉角度。本實用新型可以減少氣流的不均勻對日光溫室內作物的不良影響。
文檔編號A01G9/24GK202406665SQ201120551988
公開日2012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26日
發(fā)明者婁金勇, 朱農, 王春晶, 蔡曉光, 閆巖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