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旋耕播種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用機械,尤其是指一種新型旋耕播種機。
背景技術:
目前,現(xiàn)有的旋耕播種機一般包括旋耕裝置和播種裝置兩套裝置,具有旋耕、播種 雙重功能,能同時完成旋耕、播種作業(yè),有效地減少了機具進地次數(shù),避免了已耕的土地被 壓實,同時提高了效率。也有部分旋耕播種機除了包括旋耕裝置和播種裝置之外,還包括用于壟畦開溝的 開溝裝置,比如犁鏵等,這僅僅是在原有旋耕播種機基礎上簡單地增加了開溝裝置而已,而 未做任何優(yōu)化設計,所以導致機械整體結構復雜、制造成本較高、操作的難度和強度也加 大,同時現(xiàn)有的開溝裝置在粘重土壤的田塊上壟畦開溝的效果較差,尤其不適合南方的粘
重土壤。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制造成 本低,能夠很好同時完成旋耕、壟畦開溝、播種作業(yè)的新型旋耕播種機。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新型旋耕播種機,包括動力傳動裝置、旋 耕裝置和播種裝置,動力傳動裝置帶動旋耕裝置和播種裝置工作;所述旋耕裝置包括旋轉 軸、旋耕刀、起壟刀,所述旋耕刀和起壟刀均設置在旋轉軸上;所述播種裝置包括支架、種子 箱、排種機構、出種管及排種控制開關,種子箱和排種控制開關設置在支架上,排種機構設 置在種子箱底部,出種管與排種機構相連,出種管的出種口設置在旋耕裝置的后方。其中,所述起壟刀通過旋轉軸上的起壟刀座設置在旋轉軸的兩端,旋耕刀通過旋 轉軸上的旋耕刀座設置在旋轉軸的中部。其中,所述起壟刀通過旋轉軸上的起壟刀座設置在旋轉軸的中部,旋耕刀通過旋 轉軸上的旋耕刀座設置在旋轉軸的兩端。其中,所述起壟刀每三個為一組,三個起壟刀呈螺旋狀排列。其中,所述旋轉軸的兩端均設有一組起壟刀,兩組起壟刀旋向相反。其中,所述旋轉軸的中部設置兩組起壟刀,兩組起壟刀旋向相反。其中,所述動力傳動裝置包括旋耕傳動裝置和播種傳動裝置,旋耕播種機與手扶 拖拉機配套使用,旋耕傳動裝置與手扶拖拉機底盤變速箱相連接,播種傳動裝置是通過鏈 條與手扶拖拉機底盤驅動輪軸相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新型旋耕播種機不采用現(xiàn)有技術中的 壟畦開溝裝置,而是直接在旋轉軸上設置起壟刀,旋轉軸轉動時同時帶動旋耕刀和起壟刀 旋轉,旋耕刀可以完成旋耕作業(yè),起壟刀可以完成壟畦開溝作業(yè),這樣一來,即同時實現(xiàn)旋 耕和壟畦開溝作業(yè),由于起壟刀的位置布置合理,使得整機結構簡單、緊湊,制造成本低,而 且起壟刀為旋轉作業(yè),對不同特性的土壤適應性強,在南方粘重土壤田塊上作業(yè)也能達到較佳的效果;同時該旋耕播種機還包括播種裝置,且把播種裝置的出種口設置在旋耕裝置 的后方,這樣能夠同時完成旋耕、壟畦開溝、播種作業(yè),提高作業(yè)效率,播種裝置的出種管的 數(shù)量及間距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整,排種控制開關用以控制是否排種,把出種管的出 種口設置在旋耕裝置的后方,從而在旋耕和壟畦開溝之后,馬上進行播種作業(yè)。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旋耕播種機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旋耕播種機實施例一的旋轉軸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起壟刀的平面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旋耕刀的平面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播種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旋耕播種機實施例二的旋轉軸結構示意圖。其中,1、旋耕裝置;11、旋轉軸;111、旋耕刀座;112、起壟刀座;12、起壟刀;13、旋 耕刀;2、播種裝置;21、支架;22、種子箱;23、出種管;231、出種口 ;24、排種控制開關;25、 排種機構;3、動力傳動裝置;31、旋耕傳動裝置;32、播種傳動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xiàn)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 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作為本實用新型旋耕播種機的實施例一,請參閱圖1至圖5,包括動力傳動裝置3、 旋耕裝置1和播種裝置2,所述動力傳動裝置3包括旋耕傳動裝置31和播種傳動裝置32, 動力傳動裝置3帶動旋耕裝置1和播種裝置2工作;本實施例中,旋耕播種機與手扶拖拉機 配套使用,旋耕播種機的旋耕傳動裝置31與手扶拖拉機底盤變速箱相連接,其播種傳動裝 置32通過鏈條與手扶拖拉機底盤驅動輪軸相連接。所述旋耕裝置1包括旋轉軸11、旋耕刀13、起壟刀12,所述旋耕刀13和起壟刀12 均設置在旋轉軸11上;所述起壟刀12通過旋轉軸11上的起壟刀座112設置在旋轉軸的兩 端,旋耕刀通過旋轉軸上的旋耕刀座111設置在旋轉軸的中部;所述起壟刀12每三個為一 組,三個起壟刀12呈螺旋狀排列;旋轉軸11的兩端均設有一組起壟刀,兩組起壟刀旋向相 反,此種方式可以使機器作業(yè)時在旋轉軸11兩端位置形成壟畦溝,兩壟畦溝之間為壟畦。 螺旋狀的起壟刀組可以很好地完成泥土輸送,使得壟畦溝溝底泥土干凈、開溝效果好,在南 方粘重土壤的田塊上作業(yè)也能達到較佳效果。所述播種裝置2包括支架21、種子箱22、排種機構25、出種管23及排種控制開關 24,種子箱22和排種控制開關24設置在支架21上,排種機構25設置在種子箱22底部,出 種管23與排種機構25相連,出種管23的出種口 231設置在旋耕裝置1的后方。旋耕播種機具體工作過程為參閱圖1,操作人員坐在右側的座位上,并駕駛手扶 拖拉機,拖拉機牽引旋耕播種機向左方前進,手扶拖拉機底盤變速箱帶動旋耕傳動裝置31 工作,旋耕傳動裝置31帶動旋耕裝置1的旋轉軸11工作,旋轉軸11帶動旋耕刀13和起壟 刀12旋轉,從而實現(xiàn)旋耕和壟畦開溝作業(yè);手扶拖拉機底盤驅動輪軸通過鏈條帶動播種傳 動裝置32工作,播種傳動裝置32帶動播種裝置工作,在旋耕和壟畦開溝作業(yè)完成后,即刻進行播種作業(yè)。本實用新型所述新型旋耕播種機不采用現(xiàn)有技術中的壟畦開溝裝置,而是直接在 旋轉軸上設置起壟刀,旋轉軸轉動時同時帶動旋耕刀和起壟刀旋轉,旋耕刀可以完成旋耕 作業(yè),起壟刀可以完成壟畦開溝作業(yè),這樣一來,即同時實現(xiàn)旋耕和壟畦開溝作業(yè),由于起 壟刀的位置布置合理,使得整機結構簡單、緊湊,制造成本低,而且起壟刀為旋轉作業(yè),對不 同特性的土壤適應性強,在南方粘重土壤田塊上作業(yè)也能達到較佳的效果;同時該旋耕播 種機還包括播種裝置,且把播種裝置的出種口設置在旋耕裝置的后方,這樣能夠同時完成 旋耕、壟畦開溝、播種作業(yè),提高作業(yè)效率,播種裝置的出種管的數(shù)量及間距可以根據實際 需要進行調整,排種控制開關用以控制是否排種,排種控制開關可以調整排放種子的速度, 把出種管的出種口設置在旋耕裝置的后方,從而在旋耕和壟畦開溝之后,馬上進行播種作 業(yè)。作為本實用新型旋耕播種機的實施例二,請參閱圖1至圖5,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 不同之處在于所述旋轉軸11的中部設置兩組起壟刀,兩組起壟刀旋向相反,兩組起壟刀可 以使機器作業(yè)時在旋轉軸11的中間位置形成壟畦溝,壟畦溝兩側分別為半個壟畦,在機器 調頭再一次作業(yè)后就形成整個壟畦,本實施例其它結構及獲得的有益效果均與實施例一一 致,此處不再贅述。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 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 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旋耕播種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動力傳動裝置、旋耕裝置和播種裝置,動力 傳動裝置帶動旋耕裝置和播種裝置工作;所述旋耕裝置包括旋轉軸、旋耕刀、起壟刀,所述旋耕刀和起壟刀均設置在旋轉軸上;所述播種裝置包括支架、種子箱、排種機構、出種管及排種控制開關,種子箱和排種控 制開關設置在支架上,排種機構設置在種子箱底部,出種管與排種機構相連,出種管的出種 口設置在旋耕裝置的后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旋耕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壟刀通過旋轉軸上的 起壟刀座設置在旋轉軸的兩端,旋耕刀通過旋轉軸上的旋耕刀座設置在旋轉軸的中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旋耕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壟刀通過旋轉軸上的 起壟刀座設置在旋轉軸的中部,旋耕刀通過旋轉軸上的旋耕刀座設置在旋轉軸的兩端。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型旋耕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壟刀每三個為一 組,三個起壟刀呈螺旋狀排列。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旋耕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軸的兩端均設有一 組起壟刀,兩組起壟刀旋向相反。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旋耕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軸的中部設置兩組 起壟刀,兩組起壟刀旋向相反。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旋耕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傳動裝置 包括旋耕傳動裝置和播種傳動裝置,旋耕播種機與手扶拖拉機配套使用,旋耕傳動裝置與 手扶拖拉機底盤變速箱相連接,播種傳動裝置是通過鏈條與手扶拖拉機底盤驅動輪軸相連 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用機械,尤其是指一種新型旋耕播種機,包括動力傳動裝置、旋耕裝置和播種裝置,動力傳動裝置帶動旋耕裝置和播種裝置工作,所述旋耕裝置包括旋轉軸、旋耕刀、起壟刀,所述旋耕刀和起壟刀均設置在旋轉軸上,所述播種裝置包括支架、種子箱、排種機構、出種管及排種控制開關。由于直接在旋轉軸上設置起壟刀,旋轉軸轉動時同時帶動旋耕刀和起壟刀旋轉,同時實現(xiàn)旋耕和壟畦開溝作業(yè),起壟刀的位置布置合理,使得整機結構簡單、緊湊,制造成本低,而且起壟刀為旋轉作業(yè),對不同特性的土壤適應性強,在南方粘重土壤田塊上作業(yè)也能達到較佳的效果。
文檔編號A01B49/06GK201781745SQ2010205226
公開日2011年4月6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9月8日
發(fā)明者曾桂溪 申請人:曾桂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