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植秧株行成形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 屬于一種用于水稻秧苗移栽的株行成形機。
二背景技術:
現(xiàn)在水稻秧苗在移栽時,采用一種新的拋秧技術,雖節(jié)約勞力和增加工效;但存在 不成株行,稀密不均,也不利于通風透光要求,給中耕管理帶來困難。農(nóng)民并不樂意采用,均 希望株行整齊有序,目前實現(xiàn)這個目的的唯一方式是傳統(tǒng)的手工插秧??晒ぷ髁看?,勞動強 度大。同時,用于拋秧技術的秧苗的育苗方式、移栽時苗長和根部保留泥土等特點都不同于 傳統(tǒng)秧苗,即這種秧苗又不適應手工插秧,也不適宜過去多年來推行,但并沒有被農(nóng)民接受 的水稻插秧機的插秧作業(yè)。
三、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適應于按拋秧要求育出的秧苗的植秧株行成形 機。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秧苗落地形成株行,并相應能讓秧苗根部深入稻田泥土中。實現(xiàn)上述目的的方案如下植秧株行成形機,包括動力、傳動、秧苗成株行輸送機構、秧根入泥推按機構、行走 機構、機架和輸送帶架;其中動力機采用傳統(tǒng)的電動機或汽油機、柴油機,傳動機構采用變 速箱、齒輪傳動和皮帶輪傳動相結合的結構實現(xiàn);關鍵是秧苗成株行輸送機構是在輸送帶 上按株行距離要求制作有秧苗定位環(huán);秧根入泥推按機構是由壓桿驅(qū)動的帶有回位彈簧的 植秧爪;行走機構是在機體下部前后安裝的由皮帶輪驅(qū)動的全封閉圓筒形滾輪。秧根入泥推按機構的壓桿是安裝在可繞軸往復轉(zhuǎn)動的兩壓桿輪上,且兩壓桿的里 端與驅(qū)動它們動作的壓桿皮帶輪兩側(cè)的凸翼摩擦連接壓桿皮帶輪的兩側(cè)面中部制作的凸 翼相互垂直。植秧爪套裝在植秧支架的橫梁的孔中,爪桿與橫梁垂直,爪桿上安裝有回位彈 簧,回位彈簧的下端與橫梁頂緊接觸,上端固接在植秧爪桿上。每組植秧爪由兩個構成且爪 桿相互平行,壓桿的外端與每組植秧爪的橫桿的中部套接且位置固定。行走機構的圓筒形后滾輪的軸端安裝一個皮帶輪,皮帶輪再與動力機傳動輪皮帶 連接。壓桿皮帶輪與動力傳動機構的皮帶輪皮帶連接秧苗成株行輸送帶的驅(qū)動輪通過軸 端的皮帶輪與動力傳動機構皮帶連接。按照上述結構制成的各部分,秧苗成株行輸送機構單獨為一體,再安裝到機架上, 其中,壓桿及其驅(qū)動輪安裝在秧苗成株行輸送帶架的側(cè)面前部,植秧爪及其支架安裝在秧 苗成株行輸送帶架的前端。動力機及其傳動輪安裝在機架臺板中部。機架與秧苗成株行輸 送機構間通過兩側(cè)各三根支柱,成向機架前端傾斜狀連接成一體。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是把拋秧植秧農(nóng)田種植技術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通過秧苗成株 行輸送機構,有序的植播在田間,并同時由植秧爪按入泥中,保證了密植均勻的要求和通風 透光條件,相對傳統(tǒng)植秧,又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效。結構上,變速傳動機構,把動力 機動力變成適合植秧爪動作的轉(zhuǎn)速,通過連桿式壓桿實現(xiàn),同時機架下方的圓筒形滾輪的速度均配合協(xié)調(diào)一致。保證了秧苗落田,植秧爪下落到秧苗根部,將其按入泥中,這樣,利用 本實用新型進行植秧,成活率更高。圓筒形滾輪制成全封閉結構,保證了水田作業(yè)中,不損 壞田面的平整性,又減少機身重量。
圖1是本實用新型立體示意圖圖2是機架及其安裝在機架平臺上的動力、動力傳動,安裝在機架側(cè)面的連桿式 壓桿、安裝在機架前端的植秧爪及支架結構示意圖;圖3是秧苗成株行輸送機構結構示意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作為一個實施例,對方案作具體說明。參照圖1、2、3,本實用新型的機架制成方體,由兩側(cè)的底梁12和鋪設固定在上面 的臺板10構成。本實施例的動力機21采用電動機,能源采用蓄電池組25。如果條件允許, 可以使用汽油機或柴油機提供動力。在動力機的主軸端安裝變速器28,變速器軸外端安裝 主動輪29,它與從動輪24為齒輪連接,目的是通過從動輪將動力通過兩側(cè)面有凸翼19的壓 桿皮帶輪30傳給壓桿21,以推動植秧爪4工作,且也實現(xiàn)了從動輪24所推動的轉(zhuǎn)動部件的 轉(zhuǎn)動方向與動力機主軸轉(zhuǎn)向相反的要求。安裝在變速器主軸上的主動輪29的輪軸向機架 外伸,以保證安裝在軸上的皮帶輪16與機架后部下方的圓筒形后滾輪13軸端的皮帶輪14 連接。秧苗成株行輸送帶的驅(qū)動輪軸端的皮帶輪9與從動輪24軸端的皮帶輪17連接,所 以該皮帶輪選用雙皮帶槽的皮帶輪,因為該皮帶輪17還要與壓桿皮帶輪30連接。秧苗成 株行輸送帶架7斜向安裝在機架上,前端前伸至機架底梁12下方,后部升起。由兩側(cè)的各 三根長度由前向后漸高排列的支柱15固定安裝在機架臺板10上,中間的左右兩支柱15間 裝有隔板11,將前半部的動力機27及其傳動部分隔開,后半部用于堆放秧苗。參照圖1、3,植秧爪4的動作主要通過兩側(cè)面帶凸翼19的壓桿皮帶輪30轉(zhuǎn)動實 現(xiàn)。具體是帶凸翼的壓桿皮帶輪30安裝在秧苗成株行輸送帶架7與機架的從動齒輪24軸 端部的皮帶輪17相對應的一側(cè),略向機架外伸出,以便與壓桿21連接。壓桿皮帶輪30的兩 凸翼19,分別制作在皮帶輪的兩個側(cè)面的中部,且相互垂直,以保證兩根壓桿21的動作相 互交替。兩壓桿的桿頭部分與凸翼摩擦接觸,只有當壓桿皮帶輪轉(zhuǎn)動到凸翼19垂直于地面 時,凸翼邊沿將壓桿21抬起,產(chǎn)生一個杠桿力,利用安裝壓桿的兩個往復轉(zhuǎn)動的壓桿輪20 作為支點,力傳給壓桿的外端與植秧爪橫桿連接處,將植秧爪4壓下,完成秧根入泥動作。 安裝壓桿21的壓桿輪20有兩個,轉(zhuǎn)動安裝在同一軸上,該軸的里端固接在秧苗成株行輸送 帶架7的側(cè)面。每個壓桿輪20上半部開孔穿套一根壓桿。植秧爪支架1的兩支桿的下部 彎成直角,伸到秧苗成株行輸送帶架7的兩側(cè),卡裝在秧苗成株行輸送帶架兩側(cè)板的孔中。 兩支桿的下部套入一條板形橫梁3并固定位置,橫梁上開四個植秧爪4安裝孔,安裝孔的位 置與秧苗成株行輸送帶6上設定的秧苗定位環(huán)5的行間距離一致。植秧爪4有兩組,每組 兩個植秧爪,在植秧爪桿上套接回位彈簧2,回位彈簧的下端與橫梁頂緊接觸,上端固接在 植秧爪桿上。兩壓桿21的外端卡緊在每組植秧爪4的爪桿頂端橫桿中部。參照圖1、2,機架由兩根底梁12支撐,底梁的前部制成高起的凸板22,凸板前半部制成向下傾斜的斜邊23,以適應秧苗成株行輸送帶架7的斜向安裝要求。兩個全封閉圓筒 形滾輪18、13通過其軸安裝在底梁的前部和后部。兩底梁上面固裝臺板10,動力機27及其 傳動部件全部安裝在臺板的前部,后滾輪13的軸端安裝一個皮帶輪14,以便與主動齒輪軸 外端皮帶輪16連接。由于本實施例采用蓄電池供電,在蓄電池組25側(cè)邊安裝一個電源控 制器26。若使用油機為動力,則作相應的改變,安裝相應動力機及其操作控制部件。變速 器28主要是將動力機轉(zhuǎn)速減低到適應植秧動作要求和行走速度,可以是齒輪變速,也可選 用適合要求的成型的變速器 工作時,按照植秧要求,兩圓筒形滾輪18、13是向后運動,即邊植秧邊后退的行走 方式。把備好的秧苗堆放在機架臺板10的后半部,少量放置在與秧苗成株行輸送帶架7相 連接的秧苗放置框8中。由人力手工將秧苗分株放在秧苗成株行輸送帶6上的秧苗定位環(huán) 5中。在秧苗成株行輸送帶運行中,將秧苗送到田中泥土,又由于秧苗根部帶泥土,根部先落 地,稍有傾斜,隨即植秧爪下落,將秧根下壓入泥。所以即成有序的株行,又能讓秧苗定根于 泥中。所以植秧爪4的動作與秧苗落地時間間隔必須協(xié)調(diào)一致。
權利要求一種植秧株行成形機,包括動力、傳動、秧苗成株行輸送機構、秧根入泥推按機構、行走機構、機架和輸送帶架其特征在于秧苗成株行輸送機構是在輸送帶(6)上按株行距離要求制作有秧苗定位環(huán)(5)秧根入泥推按機構是由壓桿(21)驅(qū)動的帶有回位彈簧(2)的植秧爪(4)行走機構是在機架下部前后安裝的由皮帶輪(16)驅(qū)動的全封閉圓筒形滾輪(18、13)。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秧株行成形機,其特征在于秧根入泥推按機構的壓桿(21) 是安裝在可繞軸往復轉(zhuǎn)動的兩壓桿輪(20)上,且兩壓桿(21)的里端與驅(qū)動它們動作的壓 桿皮帶輪(30)兩側(cè)的凸翼(19)摩擦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植秧株行成形機,其特征在于壓桿皮帶輪(30)的兩側(cè)面中部 制作的凸翼(19)相互垂直。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秧株行成形機,其特征在于植秧爪(4)套裝在植秧支架 (1)的橫梁(3)的孔中,爪桿與橫梁垂直,爪桿上安裝有回位彈簧(2),回位彈簧的下端與橫 梁頂緊接觸,上端固接在植秧爪桿上。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秧株行成形機,其特征在于每組植秧爪(4)由兩個構成且 爪桿相互平行。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秧株行成形機,其特征在于壓桿(21)的外端與每組植秧爪 (4)的橫桿的中部套接且位置固定。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秧株行成形機,其特征在于行走機構的圓筒形后滾輪(13) 的軸端安裝一個皮帶輪(14),皮帶輪(14)與動力機主動輪(29)軸端的皮帶輪(16)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植秧株行成形機,包括動力、傳動、秧苗成株行輸送機構、秧根入泥推按機構、行走機構、機架和輸送帶架;關鍵是秧苗成株行輸送機構是在輸送帶上按株行距離要求制作有秧苗定位環(huán);秧根入泥推按機構是由壓桿驅(qū)動的帶有回位彈簧的植秧爪;行走機構是在機體下部兩端安裝的由皮帶輪驅(qū)動的全封閉圓筒形滾輪。在稻田中邊行走邊將秧苗按設定的株行距,植入田中泥土內(nèi)。主要適應于按拋秧要求培育的秧苗的植秧工作,降低勞動強度,使秧苗在田間的株行距分布有序,從而改善田間通風和中耕管理條件。
文檔編號A01C11/02GK201726662SQ201020230178
公開日2011年2月2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5月10日
發(fā)明者黃漢榮 申請人:黃漢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