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絲瓜品種的雜交育種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通過雜交得到植物種子的方法,具體地講,是一種絲瓜品種的雜交育種方法。
背景技術(shù):
湖南地方品種"長沙白皮絲瓜"具有果實皮色細膩光滑,果實圓筒形,長
度約30 40厘米,在果實的梗端2寸左右及花冠附近淡綠色,其余部份為乳白色,皮薄,纖維少,肉質(zhì)柔嫩,不易粗老,耐貯藏,耐運輸,但表面光滑,無皺紋。然而某些地區(qū)的消費者喜歡有皺紋的絲瓜,因此在這些地方的接受度低,銷量小。合川伏皺絲瓜為重慶合川優(yōu)良地方品種,瓜形長圓柱形,長16 25厘米,直徑5 8厘米,兩端鈍圓。果皮深綠色,具有皺皮的線狀及點狀突起,單瓜重300克左右,果肉厚,味甜,不易老,采收期長,但色綠,也存在賣相不好影響銷量的問題??傊@兩種絲瓜均存在商品性差的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針對現(xiàn)有絲瓜商品性差的問題,提供一種絲瓜品種的雜交育種方法,選育出商品性好、味清香的絲瓜新品種。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為 一種絲瓜品種的雜交育種方法,以湖南長沙白皮絲瓜為父本,重慶地方品種合川伏皺絲瓜為母本進行雜交制種,得到雜交種,具體步驟如下-(1) 以湖南地方品種"長沙白皮絲瓜"為原始資源,根據(jù)"果皮皮色白"
為育種目標,經(jīng)6代自交選育出自交系A(chǔ),自交系A(chǔ)果實圓筒形,果皮和果肉白色,肉質(zhì)細嫩;
(2) 以重慶地方品種"合川伏鈹絲瓜"為原始資源,根據(jù)"果皮嫩綠有皺紋"為育種目標,經(jīng)7代自交選育出自交系B,自交系B果皮綠色,果皮表面鈹紋多而密,果肉綠白色,肉質(zhì)致密細嫩;
(3) 以長沙白皮絲瓜自交系A(chǔ)為父本,以合川伏皺絲瓜自交系B為母本進行雜交,得雜交一代"美玉l號";或以長沙白皮絲瓜自交系A(chǔ)為母本,以合川伏皺絲瓜自交系B為父本進行雜交,得雜交一代"美玉2號";
(4) 雜交種子生產(chǎn)在適宜于絲瓜生長的地區(qū)和季節(jié)按下列步驟進行-
A. 播種育苗
母本應(yīng)比父本早播10 20天,父、母本分別播于育苗床中;
B. 定植
當幼苗具有3 4片真葉時,-按行距50 60cm,株J巨20 30cm定豐直,父、母本的比例為1: 20 30;
C. 父母本植株水肥管理和純度管理
按照常規(guī)方法進行水肥管理,在開花期時除去母本上的雄花花蕾和父本上的雌花花蕾;
D. 雜交授粉
選擇健壯無病害的植株作父、母本,從父本植株上取來雄花,除去花瓣,露出雄蕊,然后選當天開花的母本雌花,取掉扎花物,將雄蕊在雌蕊上輕輕涂抹,之后再扎住雌花并做標記,授粉結(jié)束后及時拔除父本;E.采收與采種
果實成熟后,只采收有標記的果實,采果10 15天后,采種、曬干即得到雜交種子。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選育出的絲瓜新品種果皮白色皺皮,口感清香,豐富了現(xiàn)有絲瓜品種,以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jié)合實施例進一步對本發(fā)明加以說明。
實施例1
(1) 湖南地方品種"長沙白皮絲瓜"自交系A(chǔ)的選育以湖南地方品種"長沙白皮絲瓜"為原始資源,根據(jù)"皮色白,味清香"
為育種目標,經(jīng)6代自交選育出自交系A(chǔ),自交系A(chǔ)葉片掌狀淺裂,葉色綠,植株長勢一般,第一雌花著生于主蔓第5 8節(jié);主、側(cè)蔓均能結(jié)瓜,連續(xù)結(jié)瓜能力較強,雌花發(fā)生多;生長正季從出苗到第一朵雌花開花約需55天左右,果實圓筒形,皮白色,果肉白色,肉質(zhì)細嫩,且具有清香風味-,
(2) 以重慶地方品種"合川伏皺絲瓜"為原始資源自交系B的選育根據(jù)"果皮嫩綠有皺紋,口味清香"為育種目標,經(jīng)7代自交選育出自交
系B,自交系B葉片掌狀淺裂,葉色綠,植株長勢較強, 一般第一雌花開始著生于14 20節(jié),主、側(cè)蔓均能結(jié)瓜,連續(xù)座果力較強,從第一雌花開始每節(jié)都有雌花發(fā)生,在生長正季從出苗到第一朵雌花開花約65天左右,果肉綠白色,肉質(zhì)致密細嫩,風味清香,果皮綠色,皺紋多而密;
(3) 以長沙白皮絲瓜自交系A(chǔ)為父本,以合川伏皺絲瓜自交系B為母本進行雜交,得雜交一代"美玉1號";美玉1號的特征特性-
葉片掌狀淺裂,葉色綠,植株長勢一般,第一雌花開始著生于5 8節(jié),主、側(cè)蔓均能結(jié)瓜,早熟栽培一般剪除側(cè)蔓,以主蔓為主,連續(xù)座果力較強,營養(yǎng)充足條件下可同時坐果3 4條;瓜果發(fā)育速度較快,早春氣溫一般12天左右可采收,盛果期6 7天,成熟瓜長25 35cm,直徑3.5 4.5cm,重約200 500g,圓筒形,上下基本勻稱,瓜皮白色有皺紋,微綠色澤好,果肉清香略甜,細嫩耐老化,口感好,商品性好,每667m2產(chǎn)3000 5000kg。(4)雜交種子生產(chǎn)
在適宜于絲瓜生長的地區(qū)和季節(jié)按下列步驟進行
A. 播種育苗
母本應(yīng)比父本早播10 20天,父、母本分別播于育苗床中;
B. 定植
當幼苗具有3 4片真葉時,按行距50 60cm,株距20 30cm定植,父、母本的比例為1: 20 30;
C. 父母本植株純度管理
從定植到開花期前,依據(jù)父、母本的株形、葉色、葉形典型特征,嚴格選擇,及時拔除雜株和可疑株,并除去母本上的雄花花蕾和父本上的雌花花蕾;
D. 雜交授粉
選擇健壯無病害的植株作父、母本,從父本植株上取來雄花,除去花瓣,露出雄蕊,然后選當天開花的母本雌花,取掉扎花物,將雄蕊在雌蕊上輕輕涂抹,之后再行扎住雌花,授粉結(jié)束后及時拔除父本,使每棵母本上保留2 3朵授粉雌花;
E.采收與采種
授粉后40 45天,果實開始著色成熟,不收雜果、可疑果和無標記果,采收后10 15天,采種、漂洗、曬干即得到雜交種子。實施例2
以長沙白皮絲瓜自交系A(chǔ)為母本,以合川伏皺絲瓜自交系B為父本進行雜交,得雜交一代"美玉2號"。其余步驟與實施例l相同。"美玉2號"的特征特性-
瓜皮白色有皺紋,與"美玉1號"相比,皺紋更多,白色較淡,其它特征特性與"美玉l號"相同。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fā)明所選擇的絲瓜品種均是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所公知的品種,長沙白皮絲瓜(在當?shù)乜梢再徺I);合川伏皺絲瓜為重慶合川優(yōu)良地方品種(在當?shù)乜梢再徺I),果實圓筒形,長16 25厘米,直徑5 8厘米,兩端鈍圓。果皮深綠色,具有皺皮的線狀及點狀突起,單瓜重300克左右,果肉厚,味甜,不易老,采收期長。當然也可以選用其它白皮絲瓜地方品種與其它皺皮絲瓜地方品種雜交,制得白色皺皮絲瓜雜交絲瓜。
8
權(quán)利要求
1. 一種絲瓜品種的雜交育種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湖南地方品種長沙白皮絲瓜和重慶地方品種合川伏皺絲瓜進行雜交制種,得到雜交種,具體步驟如下(1)以湖南地方品種“長沙白皮絲瓜”為原始資源,根據(jù)“果皮皮色白”為育種目標,經(jīng)6代自交選育出自交系A(chǔ),自交系A(chǔ)果實圓筒形,果皮和果肉白色,肉質(zhì)細嫩;(2)以重慶地方品種“合川伏皺絲瓜”為原始資源,根據(jù)“果皮嫩綠有皺紋”為育種目標,經(jīng)7代自交選育出自交系B,自交系B果皮綠色,果皮表面皺紋多而密,果肉綠白色,肉質(zhì)致密細嫩;(3)以長沙白皮絲瓜自交系A(chǔ)為父本,以合川伏皺絲瓜自交系B為母本進行雜交,得雜交一代“美玉1號”;或以長沙白皮絲瓜自交系A(chǔ)為母本,以合川伏皺絲瓜自交系B為父本進行雜交,得雜交一代“美玉2號”;(4)雜交種子生產(chǎn)在適宜于絲瓜生長的地區(qū)和季節(jié)按下列步驟進行A. 播種育苗母本應(yīng)比父本早播10~20天,父、母本分別播于育苗床中;B. 定植當幼苗具有3~4片真葉時,按行距50~60cm,株距20~30cm定植,父、母本的比例為120~30;C. 父母本植株水肥管理和純度管理按照常規(guī)方法進行水肥管理,在開花期時除去母本上的雄花花蕾和父本上的雌花花蕾;D. 雜交授粉選擇健壯無病害的植株作父、母本,從父本植株上取來雄花,除去花瓣,露出雄蕊,然后選當天開花的母本雌花,取掉扎花物,將雄蕊在雌蕊上輕輕涂抹,之后再扎住雌花并做標記,授粉結(jié)束后及時拔除父本;E. 采收與采種果實成熟后,只采收有標記的果實,采果10~15天后,采種、曬干即得到雜交種子。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絲瓜品種的雜交育種方法,以湖南地方品種“長沙白皮絲瓜”為原始資源,根據(jù)“果皮皮色白”為育種目標,經(jīng)6代自交選育出自交系A(chǔ),自交系A(chǔ)果實圓筒形,果皮和果肉白色,肉質(zhì)細嫩;以重慶地方品種“合川伏皺絲瓜”為原始資源,根據(jù)“果皮嫩綠有皺紋”為育種目標,經(jīng)7代自交選育出自交系B,自交系B果皮綠色,果皮表面皺紋多而密,果肉綠白色,肉質(zhì)致密細嫩;以長沙白皮絲瓜自交系A(chǔ)為父本或母本,以合川伏皺絲瓜自交系B為母本或父本進行雜交,得雜交一代“美玉1號”和“美玉2號”。本發(fā)明選育出的絲瓜新品種果皮白色皺皮,口感清香,豐富了現(xiàn)有絲瓜品種,以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
文檔編號A01H1/02GK101496494SQ20091010337
公開日2009年8月5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13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9年3月13日
發(fā)明者彭鄰海 申請人:彭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