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美洲大蠊孵化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孵化工具,具體涉及一種用于人工孵化美洲大蠊的孵 化裝置。
背景技術:
美洲大蠊,俗稱蟑螂,屬昆蟲綱蜚蠊目。它在地球上已經(jīng)生存了 3.5億年, 是世界上最古老,至今繁衍最成功的昆蟲類群。全世界發(fā)現(xiàn)并記錄的種類約3000 余種,中國蟑螂種類記載已超過500余種,但其中被開發(fā)利用其藥用價值的僅 有幾種,美洲大蠊就是頗具代表性的一種。美洲大蠊屬蜚蠊科,廣泛分布于熱 帶亞熱帶地區(qū),在我國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
蟑螂從它問世以來給人們的印象就是一種骯臟、惡心、人見人恨、誅而不 滅的害蟲,隨著現(xiàn)代醫(yī)藥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其藥用價值越來越顯現(xiàn)出來, 特別是美洲大蠊藥用技術的開發(fā)已經(jīng)取得長足進步。研究表明,開發(fā)以美洲大 蠊為藥源的生物制藥和規(guī)?;斯ゐB(yǎng)殖美洲大蠊技術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然 而,就目前的所有養(yǎng)殖行業(yè)而言,尚無一套完整而有效的美洲大蠊人工孵化裝 置。無疑,這已成為限制對美洲大蠊深入開發(fā)的瓶頸之一,本專利就是為解決 上述問題而做出的。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供一種美洲大蠊孵化裝置,該孵 化裝置具有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結實耐用、操作使用快捷簡便等優(yōu)點,有利 于對孵化環(huán)境的控制,從而可以提高孵化率,尤其適用于需要大規(guī)模地孵化美 洲大蠊的場合。
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技術問題是這樣解決的構造一種美洲大蠊孵化裝置, 其特征在于,包括孵化箱、隔板和孵化盒;所述孵化箱為中空的長方體結構,其內(nèi)壁上設置有用于卡接隔板的滑槽或卡凸;所述隔板卡接在孵化箱內(nèi),并保
持與地面相平行;所述孵化盒放置在隔板上。
按照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美洲大蠊孵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設 置有通風孔,所述孵化箱的頂部和底部上均設置有通風孔。
按照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美洲大蠊孵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盒由 盒壁和與盒壁連接在一起的盒底組成。
按照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美洲大蠊孵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盒的
盒底采用30目不銹鋼篩網(wǎng)制作,盒壁采用木質材料制作。
按照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美洲大蠊孵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箱上 設置有箱門,箱門上設置有把手。
按照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美洲大蠊孵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門上設 置有用于觀察卵鞘孵化情況的觀察窗。
按照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美洲大蠊孵化裝置,其特征在于, 高為180cm,寬為106cm,深為42cm;所述隔〗反的長為105cm, 述孵化盒的長為50cm,寬為34cm,高為3cm。
按照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美洲大蠊孵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風孔的 直徑lcm,隔距20cm。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美洲大蠊孵化裝置具有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結實耐 用、操作使用快捷筒便等優(yōu)點,有利于對孵化環(huán)境的控制,從而可以提高孵化 率,尤其適用于需要大規(guī)模地孵化美洲大蠊的場合。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孵化箱的外觀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孵化箱的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隔板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孵化盒結構示意圖。
所述孵化箱的 寬為40cm;所其中1、孵化箱,101、箱門,102、把手,103、觀察窗,2、隔板,201、 通風孔,3、孵化盒,301、不^"鋼篩網(wǎng)。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詳細描述。
如圖所示, 一種美洲大蠊孵化裝置,包括孵化箱l、隔板2和孵化盒3;所 述孵化箱l為中空的長方體結構,其內(nèi)壁上設置有用于卡接隔板的滑槽或卡凸; 所述隔板2卡接在脬化箱內(nèi),并保持與地面相平行;所述孵化盒3由盒壁和與 盒壁連接在一起的盒底組成的上大下小的倒錐臺結構,孵化盒3頂端設置為敞 口;所述孵化盒3放置在隔板2上。所述隔板2上設置有圓形的通風孔201,所 述孵化箱1的頂部和底部上均設置有通風孔。
所述孵化盒3的盒底采用30目不銹鋼篩網(wǎng)301制作,盒壁采用木質材料制 作。所述孵化箱1上設置有箱門101,箱門101上設置有把手102。所述箱門101 上設置有用于觀察卵鞘孵化情況的觀察窗103。
制作時,可選用如下大小標準所述孵化箱1的高為180cm,寬為106cm, 深為42cm;所述隔板2的長為105cm,寬為40cm;所述孵化盒3的長為50cm, 寬為34cm,高為3cm;所述通風孔201的直徑lcm,隔距20cm。
使用前,先將孵化箱1內(nèi)的溫、濕度調節(jié)至規(guī)定的溫、濕度;將孵化盒3 底部墊上一層麻袋,再放一層約2cm厚的新鮮卵鞘;上放一層雞蛋托,再蓋一 層麻袋,將孵化盒3放置于箱內(nèi)有孔隔板2上,關閉孵化箱門101,每天從觀察 窗103觀察蟲卵孵化情況。當?shù)巴猩嫌紫x達到一定密度時,將藏有幼蟲的蛋托 輕輕移入小蟲間芯片上,孵化盒3上重新?lián)Q上空蛋托,如此反復,直至蟲卵全 部孵化完畢。
雖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盡的說明,在本專利權利要求所限定 的范圍內(nèi),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創(chuàng)造性勞動就可做出的各種變形或修改仍屬 本專利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美洲大蠊孵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孵化箱(1)、隔板(2)和孵化盒(3);所述孵化箱(1)為中空的長方體結構,其內(nèi)壁上設置有用于卡接隔板的滑槽或卡凸;所述隔板(2)卡接在孵化箱內(nèi),并保持與地面相平行;所述孵化盒(3)由盒壁和與盒壁連接在一起的盒底組成的上大下小的倒錐臺結構,孵化盒(3)頂端設置為敞口;所述孵化盒(3)放置在隔板(2)上。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美洲大蠊孵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 上設置有通風孔(201),所述孵化箱(1)的頂部和底部上均設置有通風孔。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美洲大蠊孵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盒(3) 的盒底采用30目不銹鋼篩網(wǎng)(301)制作,盒壁采用木質材料制作。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美洲大蠊孵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箱(1 ) 上設置有箱門(101 ),箱門(101 )上設置有把手(102 )。
5、 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美洲大蠊孵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門(101 ) 上設置有用于觀察卵鞘孵化情況的觀察窗(103 )。
6、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美洲大蠊孵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箱(1 ) 的高為180cm,寬為106cm,深為42cm;所述隔板(2)的長為105cm,寬為 40cm;所述孵化盒(3)的長為50cm,寬為34cm,高為3cm。
7、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美洲大蠊孵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風孔(201 ) 的直徑lcm,隔距20c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美洲大蠊孵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孵化箱、隔板和孵化盒,所述孵化箱為中空的長方體結構,其內(nèi)壁上設置有用于卡接隔板的滑槽或卡凸;所述隔板卡接在孵化箱內(nèi),并保持與地面相平行;所述孵化盒放置在隔板上。所述隔板上設置有通風孔,所述孵化箱的頂部和底部上均設置有通風孔。所述孵化盒由盒壁和與盒壁連接在一起的盒底組成。所述孵化盒的底部為不銹鋼篩網(wǎng)。該孵化裝置具有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結實耐用、操作使用快捷簡便等優(yōu)點,有利于對孵化環(huán)境的控制,從而可以提高孵化率,尤其適用于需要大規(guī)模地孵化美洲大蠊的場合。
文檔編號A01K67/033GK201323818SQ200820223400
公開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12月15日
發(fā)明者耿福能 申請人:耿福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