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適合日光溫室使用的采光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yè)用采光裝置,特別是一種用于日光溫室的采光裝置。
背景技術:
日光溫室是中國獨有的一種溫室類型,主要指東西山墻及北后墻均為實體墻或復合墻體、后屋面為保溫屋面、南側前屋面為采光面的溫室。溫室的采光裝置決定了其對光能的吸收和利用能力,現有的日光溫室采光裝置大都存在如采光面形狀不合理(會產生對作物不利的聚光現象),冬季保溫能力差,前緣過低而無法使用,農業(yè)工人種植時勞動條件差,前緣部分的骨架在夏季會出現灼頁現象。而導致的影響溫室工作效率和工作周期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合日光溫室使用的采光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采光裝置由骨架、內膜和外膜構成。外膜位于骨架形成的平面上,內膜掛在骨架形成的平面下。
所用的內膜和外膜是農用塑料薄膜,優(yōu)選抗紫外線、高保溫、高強度、防滴漏、壽命長的日光溫室專用采光膜。膜厚度為0.10~0.30毫米,優(yōu)選0.12毫米。
骨架為現場組裝式,拱為標準鍍鋅管,縱向檁條共5根(后坡2根矩形標準鍍鋅管;采光面3根標準鍍鋅圓管)。屋脊另有一條異形多用途(固定后坡保溫板、卡槽等用)檁。骨架按照發(fā)明內容中的計算結果固定,配合雙層膜及可達到預期目的。
本實用新型以北緯32~48°的太陽高度角為計算基礎(這一范圍內日光溫室冬季的采光對溫室的使用效果影響較大,我國日光溫室運用較多)。利用“入射角在某一定范圍內,其透射率和反射率變化不大,當入射角超過這一范圍時,透射率將急劇下降,反射率急劇上升?!边@一光學原理。以冬至日采光時間段內溫室采光面的太陽光的反射率控制在5%到15%范圍內為目的,確定采光型面的傾斜度。同時利用雙層膜的空氣層有良好的保溫性質(其導熱系數約為干草這一傳統(tǒng)保溫方式的6倍)來實現一種新的采光裝置。本裝置的優(yōu)點,按照這一目標,按照上述方法,我們確定北緯32~42°的采光面傾斜角θ(采光面上任意點的切面與地面的夾角,參見附圖1)為17~22°;我們確定北緯42-48°的采光面傾斜角θ為22~30°。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由上述原理可以看出,它有更適合地區(qū)特征的設計,實現了對太陽能的充分利用,其冬季采暖的能源費用將大大降低;同時,應對冬季連續(xù)陰天這一對溫室種植影響最為嚴重的惡劣環(huán)境的能力,也將明顯提高。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是在北京地區(qū)的實施例。采光裝置由骨架3、內膜2和外膜1構成。外膜1位于骨架3形成的平面上,內膜2掛在骨架3形成的平面下。
北京地區(qū)位于北緯39°左右,本實施例的采光面傾斜角θ為21°。
所用的內膜2和外膜1為0.12毫米的日光溫室專用采光膜。
實施例2本實施例是在黑龍江某地區(qū)的實施例。該地區(qū)位于北緯43°,本實施例的采光面傾斜角θ為23°。其它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1和實施例2均在所在地區(qū)實現了對太陽能的充分利用,其冬季采暖的能源費用將大大降低。
權利要求1.一種適合日光溫室使用的采光裝置,其特征在于由骨架、內膜和外膜構成;外膜位于骨架形成的平面上,內膜掛在骨架形成的平面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合日光溫室使用的采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膜和外膜為農用塑料薄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合日光溫室使用的采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膜和外膜為日光溫室專用采光膜。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適合日光溫室使用的采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膜和外膜的厚度為0.10~0.30毫米。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適合日光溫室使用的采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膜和外膜的厚度為0.12毫米。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合日光溫室使用的采光裝置,其特征在于當位于北緯32~42°的地區(qū)時,所述的骨架的采光面傾斜角為17~22°。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合日光溫室使用的采光裝置,其特征在于當位于北緯42~48°的地區(qū)時,所述的骨架的采光面傾斜角為22~3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適合日光溫室使用的采光裝置,由骨架、內膜和外膜構成。外膜位于骨架形成的平面上,內膜掛在骨架形成的平面下。當位于北緯32~42°的地區(qū)時,骨架的采光面傾斜角為17~22°。當位于北緯42~48°的地區(qū)時,骨架的采光面傾斜角為22~30°。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對太陽能的充分利用,其冬季采暖的能源費用將大大降低;同時,應對冬季連續(xù)陰天這一對溫室種植影響最為嚴重的惡劣環(huán)境的能力,也將明顯提高。
文檔編號A01G9/14GK2642033SQ20032010038
公開日2004年9月22日 申請日期2003年10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10月13日
發(fā)明者楊其長, 秦淵基, 魏靈玲 申請人: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農業(yè)氣象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