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顯示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適合于電視設備或者信息終端的顯示設備。
背景技術:
如例如公開號為61-143791和61-143789的日本待審專利申請中所述,相關技術中的液晶顯示設備具有這樣的結構具有TFT (薄膜晶體管)和像素電極的TFT板布置成面向具有濾色器、黑矩陣和透明電極的相對板,并且相對板這一側用作液晶顯示器的前側。相對板的外邊緣由稱為邊框(bezel)(外圍罩)的框形構件覆蓋。
發(fā)明內容
近年來,對于顯示設備、尤其比如電視設備,其中消除邊框(外圍罩)并且前表面平坦的結構已經(jīng)日漸成為主流。然而為了在顯示設備中使前表面平坦(其中相對板這一側用作顯示設備的前表面),期望在相對板的外側布置前玻璃板,這增加了部件和生成的成本。鑒于前述,期望提供一種可以實現(xiàn)如下結構的顯示設備,在該結構中前表面平坦且沒有前玻璃板。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一種顯示設備包括以下部件(A)至(C)。(A)第一板。(B)包括尺寸大于第一板的透明襯底并且在透明襯底的背面上包括其中第一板與透明襯底重疊的第一區(qū)域和其中透明襯底位于第一板以外的區(qū)域,第一區(qū)域依次設置有第一遮光層、驅動元件和顯示元件,而第二區(qū)域依次設置有第二遮光層和連接到驅動元件的端子部。(C)連接構件,連接到端子部并且布置于第二板的外部輪廓內。在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顯示設備中,第二板的透明襯底的尺寸大于第一板的尺寸,并且提供其中第一板與透明襯底重疊的第一區(qū)域和其中透明襯底位于第一板以外的區(qū)域。在第一區(qū)域中依次設置第一遮光層、驅動元件和顯示元件,因此外部光由第一遮光層吸收,并且抑制了由于外部光反射所導致的對比度下降。在第二區(qū)域中依次設置第二遮光層和端子部,并且連接到端子部的連接構件布置于第二板的外部輪廓內,因此連接構件不位于第二板的外部輪廓以外,并且內部結構由第二遮光層覆蓋,由此可以無需過去的邊框 (外圍罩)。在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顯示設備中,第二板的透明襯底的尺寸大與第一板的尺寸,并且提供其中第一板與透明襯底重疊的第一區(qū)域和其中透明襯底位于第一板以外的第二區(qū)域。在第一區(qū)域中依次設置第一遮光層、驅動元件和顯示元件,而在第二區(qū)域中依次設置第二遮光層和端子部,并且連接到端子部的連接構件布置于第二板的外部輪廓內。因此可以無需向第二板的外側添加玻璃板并且第二板本身可以用作顯示設備的前表面。因而可以減少如過去用于前表面的玻璃板的成本,并且可以實現(xiàn)其中前表面平坦的結構。
將理解前文的一般描述和下文的具體描述是示例性的并且旨在于提供對如要求保護的本發(fā)明的進一步說明。
包括附圖以提供對本公開內容的進一步理解,并且附圖并入于本說明書中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附示了實施例并且與說明書一起用于說明本發(fā)明的原理。圖1是示意性地圖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顯示設備的整體結構的橫截面圖。圖2是圖示了如下配置的平面圖,在該配置中從布置第一板處查看圖1中所示的
第二板。圖3是圖示了圖1的一種修改的橫截面圖。圖4是圖示了圖1中所示第一板的配置的平面圖。圖5是沿著圖4中的線V-V截取的橫截面圖。圖6是圖示了第二板的第一區(qū)域的配置的平面圖。圖7是沿著圖6中的線VII-VII截取的橫截面圖。圖8是用于說明其中提供圖7中所示第一遮光層的區(qū)域的平面圖。圖9是圖示了第二板的第二區(qū)域的配置的橫截面圖。圖10是用于說明保持圖1中所示第二板、第一板和背光單元的方式的透視圖。圖11是圖示了相關技術中的顯示設備的整體結構的橫截面圖。圖12是圖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顯示設備中的第二板的第一區(qū)域的配置的平面圖。圖13是沿著圖12中的線XIII-XIII截取的橫截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顯示設備,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包括尺寸大于第一板的透明襯底并且在透明襯底的背面上包括其中第一板與透明襯底重疊的第一區(qū)域和其中透明襯底位于第一板以外的第二區(qū)域,第一區(qū)域依次設置有第一遮光層、驅動元件和顯示元件,而第二區(qū)域依次設置有第二遮光層和連接到驅動元件的端子部;以及連接構件,連接到端子部并且布置于第二板的外部輪廓內。下文將參照附圖具體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附帶提一點,將按以下順序提供描述。1.第一實施例(其中通過光刻工藝與其它層分別地形成第一遮光層的示例)2.第二實施例(其中通過與柵電極掃描線的光刻工藝相同的光刻工藝形成第一遮光層的示例)(第一實施例)圖1圖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顯示設備的整體結構。顯示設備1例如用作電視設備或者信息終端。顯示設備1是包括第一板10、第二板20和背光單元(BLU) 30的液晶設備。第二板20是具有TFT(薄膜晶體管)和像素電極的所謂TFT板。第一板10是具有透明電極的所謂相對板。作為TFT板的第二板20從觀看者的角度來看布置于顯示設備 1的前表面。圖2圖示了當從布置第一板10和背光單元30的一側查看第二板20時的平面結構。第二板20具有由玻璃襯底等形成的透明襯底21。透明襯底21在尺寸上大于第一板 10。在透明襯底21的背面上設置有第一區(qū)域20A,在第一區(qū)域20A中第一板10和透明襯底21重疊;以及第二區(qū)域20B (圖2中的陰影區(qū)),在第二區(qū)域20B中透明襯底21從第一區(qū)域20A的外邊緣突出以位于第一板10以外。例如在透明襯底21的外邊緣上設置第二區(qū)域20B并且第二區(qū)域20B成形為如同包圍第一區(qū)域20A的框(frame)。期望第二區(qū)域20B 的寬度等效于過去的邊框的寬度,例如約30mm。第一區(qū)域20A具有將要顯示圖片圖像或者活動圖像的有效屏幕20C。在該有效屏幕20C中,從透明襯底21這一側依次在透明襯底21上設置后文將描述的第一遮光層、用作驅動元件的TFT和液晶顯示元件。在第二區(qū)域20B中,從透明襯底21這一側依次在透明襯底21上設置后文將描述的第二遮光層和連接到TFT的端子部22。例如從第一區(qū)域20A內的有效屏幕20C的邊緣在第二區(qū)域20B之上設置端子部(terminal section) 22。端子部22由第二區(qū)域20B內的多個端子成束形成以配置裝配墊(mounting pad)。也有如下情況,其中不裝配透明襯底21 的右側和左側上的柵驅動器連接到的端子部22而是在透明襯底21上設置由C0G(玻璃上芯片)形成的驅動器電路。如圖1中所示,例如端子部22經(jīng)由例如由COF(膜上芯片)制成的連接構件40連接到第一板10的背面上的驅動器電路板41和控制電路板42。連接構件40裝配于第二板 20的外部輪廓(outer shape)內。具體而言,連接構件40可以具有如圖1中所示向內彎曲的形狀或者如圖3中所示向外彎曲的形狀??梢酝ㄟ^例如選擇向端子部22附著的方式或者選擇用于COF的材料來調節(jié)連接構件40的形狀。在任一情況下,為了保證到端子部22 接合的可靠性,期望預先充分地彎曲連接構件40,由此消除應力。第二板20的整個背面由罩50覆蓋,并且第一板10、背光單元30、連接構件40、驅動器電路板41和控制電路板42存放于由罩50和第二板20包圍的空間中。下文將描述配置第一區(qū)域20A和第二區(qū)域20B的第一板10和第二板20。圖4圖示了第一板10的放大部分,而圖5圖示了該部分的橫截面結構。第一板10在由玻璃襯底等形成的后襯底11的第二板20這一側上依次具有濾色器12、涂覆層 (overcoat layer) 13和透明電極14。作為濾色器12,順序地布置紅濾色器12R、綠濾色器 12G和藍濾色器12B。紅濾色器12R、綠濾色器12G和藍濾色器12B各自由與顏料混合的樹脂制成并且各自通過選擇顏料來調節(jié)以在既定紅色、綠色或者藍色的波長區(qū)域中增加透光率而在其它波長區(qū)域中減小透光率。紅濾色器12R、綠濾色器12G和藍濾色器12B可以在考慮第二板20與第一板10之間的接合未對準的范圍中按照比后文描述的第一遮光層23A的寬度更大的間距間隔開或者可以相互重疊。涂覆層13目的在于提高具有濾色器12的后基部11的表面的平坦度并且由丙烯酸樹脂、環(huán)氧樹脂等制成。透明電極14例如由透明傳導材料如ITO (銦錫氧化物)制成??梢栽诘诙?0上而不是第一板10上設置濾色器12。在這種情況下,在第一板 10上可以無需涂覆層13,由此可以減少生產(chǎn)成本。
圖6圖示了第二板20的第一區(qū)域20A的配置示例。第一區(qū)域20A具有以矩陣形式布置的多個像素P1,但是在圖6中,作為示例,第一區(qū)域20A由兩個像素Pl代表。例如像素Pl具有TFT1、TFT2、配置一個子像素(下文可以稱為子像素A)的像素電極PX1、配置另一子像素(下文可以稱為子像素B)的像素電極PX2以及電容元件Csl和Cs2。不用說,像素Pl可以具有其它配置。TFTl和TFT2各自具有作為用于向子像素A和B供應圖像信號的開關元件的功能并且例如由MOS-FET (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構成并且具有三個電極柵極、 源極和漏極。各TFTl和TFT2的柵電極61連接到橫向延伸的柵電極掃描線(掃描線)GL。 兩個豎直延伸的源極接線(信號線)SLl和SL2與柵電極掃描線GL交叉(例如以直角)。 TFTl的源電極62S連接到源極接線SLl,而TFTl的漏電極62D連接到像素電極PXl并且還經(jīng)由接觸孔64連接到電容元件Csl的中間電極63。TFT2的源電極62S連接到源極接線 SL2,而TFT2的漏電極62D連接到像素電極PX2并且還通過接觸孔64連接到電容元件Cs2 的中間電極63。像素電極PXl和PX2與第一板10上的透明電極14 一起配置根據(jù)經(jīng)由TFTl和TFT2 供應的信號電壓進行顯示操作的液晶顯示元件。在上述中間電極63與電容元件主接線CL之間設置電容元件Csl和Cs2,并且這些電容元件產(chǎn)生兩端之間的電勢差。電容元件主接線CL例如與柵電極掃描線GL平行(即在橫向方向上)延伸。圖7圖示了 TFT1、電容元件Csl和像素電極PXl的橫截面結構的示例。對TFT2、 電容元件Cs2和像素電極PX2類似地進行配置,因此將不對其進行描述。在第一區(qū)域20A、 第一遮光層23A、涂覆層M、TFT1和電容元件Csl中,依次在透明襯底21上設置保護膜(鈍化膜)65、涂覆層66和像素電極PXl。在透明襯底21 (即作為最下層)的表面上設置第一遮光層23A。允許第一遮光層 23A吸收從第二板20這一側入射的外部光并且減少由于外部光反射所導致的對比度下降。 作為配置第一遮光層23A的材料,可以采用過去用于黑矩陣的類似材料,例如黑色的光敏樹脂或者低反射層疊鉻(Cr)膜等。期望沿著各像素Pl的外部輪廓(具體而言,如圖8中所示陰影區(qū)表明的那樣,在與柵電極掃描線GL、源極接線SLl和SL2、電容元件主接線CL以及漏電極62D之下的層對應的位置)以網(wǎng)格(lattice)形式設置第一遮光層23A。這是因為可以大部分地防止從第二板20這一側入射的外部光被這些接線反射。按照需要設置圖7中所示涂覆層24,并且該涂覆層由丙烯酸樹脂、環(huán)氧樹脂等制成。期望每個柵電極掃描線GL電獨立。然而當構成第一遮光層23A的材料傳導時或者當難以使柵電極掃描線在充分程度上電獨立時,期望設置涂覆層M作為層間電介質膜。此外, 當?shù)谝徽诠鈱?3A由樹脂制成時,期望設置由硅氮化物(SiNx)等制成的蓋膜(未圖示)以便減少除氣和離子洗脫。另外,具體而言,當使用黑曝光樹脂時,膜厚度變大,因此期望設置涂覆層M作為平坦化膜。圖7中所示TFTl例如依次具有柵電極61以及電容元件主接線CL、柵絕緣膜71、 a-Si (非晶硅)層72、n+a-Si層73和源電極62S以及漏電極62D。鈍化膜65例如由硅氮化物(SiNx)制成。涂覆層66例如由樹脂材料制成。像素電極PXl例如由ITO制成并且經(jīng)由接觸孔67連接到漏電極62D。圖9圖示了第二區(qū)域20B的橫截面結構。在第二區(qū)域20B中,在透明襯底21上依次設置第二遮光層23B、涂覆層M和端子部22。如前面提到的那樣,這里按照需要設置涂覆層對。通過使第一區(qū)域20A的包圍部分變黑來設置第二遮光層23B以隱藏內部結構,并且該第二遮光層2 例如如同框布置在整個第二區(qū)域20B上。換而言之,第二遮光層2 具有與過去的邊框(外圍罩)等效的功能。因此,通過設置第二遮光層23B并且在第二板 20的外部輪廓內布置連接構件40,可以消除過去的邊框(外圍罩),并且可以實現(xiàn)其中前表面平坦的設計,因為第二板20本身用作為顯示設備1的前表面。作為用于配置第二遮光層 23B的材料,可以采用與第一遮光層23A的材料類似的材料,例如黑色的光敏樹脂或者低反射層疊鉻(Cr)膜等。例如,可以如下生產(chǎn)這種顯示設備1。首先如圖7、圖2和圖9中所示,制備由玻璃襯底等形成的透明襯底21,在該透明襯底21的第一區(qū)域20A中形成第一遮光層23A,而在第二區(qū)域20B中形成第二遮光層23B。 可以例如通過涂敷黑色樹脂的涂層、用光刻工藝圖案化并且燒蝕來形成第一遮光層23A和第二遮光層23B,或者可以形成由鉻(Cr)等制成的低反射層疊膜。期望沿著各像素Pl的輪廓以網(wǎng)格形式設置第一遮光層23A。具體而言,如圖8中所示,期望在與柵電極掃描線GL、源極接線SLl和SL2、電容元件主接線CL以及漏電極62D 之下的層對應的位置設置第一遮光層23A。這是因為可以大部分地防止從第二板20這一側入射的外部光被這些接線反射。隨后如圖7和圖9中類似地圖示,在第一遮光層23A和第二遮光層2 形成于其上的透明襯底21的整個表面上按照需要形成由上述材料制成的涂覆層對。隨后如圖7中類似地圖示,在涂覆層M上形成包括柵電極61的柵電極掃描線GL 和電容元件主接線CL。接著順序地形成柵絕緣膜71、a-Si (非晶硅)層72、n+a-Si層73、 源電極62S以及漏電極62D、中間電極63以及源極接線SLl和SL2。結果在第一區(qū)域20A 中形成TFT1、TFT2以及電容元件Csl和Cs2。柵電極掃描線GL、源極接線SLl和SL2以及電容元件主接線CL可以按照需要延伸直至第二區(qū)域20B以形成端子部22。在形成TFT1、TFT2以及電容元件Csl和Cs2之后,在整個表面上形成鈍化膜65和涂覆層66,并且在鈍化膜65和涂覆層66中形成接觸孔67。隨后,在涂覆層66上形成像素電極PXl和PX2,并且像素電極PXl和PX2經(jīng)由接觸孔67連接到漏電極62D。這樣形成了圖7至圖9中所示的第二板20。另外,如圖4和圖5中所示,制備由玻璃襯底等制成的后基部11,然后在該后基部 11上順序地形成濾色器12、涂覆層13和透明電極14,由此形成第一板10。在形成第二板20和第一板10之后,為第二板20和第一板10中的各板形成由聚酰亞胺等制成的定向膜(alignment film)(未圖示),通過點滴方法等插入液晶(未圖示), 并且如圖1和圖2所示,第一板10被布置為與第二板20的第一區(qū)域20A重疊,并且將外圍密封。隨后向第一板10的背面和第二板20的前面附著極化板(未圖示)。然后對將以圖 1或者圖3中所示形狀預先模制的連接構件40進行熱壓接合,并且對驅動器電路板41進行向與連接構件40相反一側的同樣的熱壓接合。這時,在第二板20的外部輪廓內布置連接構件40。隨后在第一板10的背面上布置背光單元30并且在背光單元30的背面上裝配控
7制電路板42。此后如圖1中所示,在第二板20的整個背面之上放置罩50,并且在罩50中存放第一板10、背光單元30、連接構件40、驅動器電路板41和控制電路板42。至于固定罩50的方法,如例如圖10中所示,期望金屬構件25各自成形為橫截面如同字母L并且在第二板20 的后透明襯底21的外邊緣上具有通孔25A,并且罩50等固定到這些金屬構件25。圖10圖示了如下情況,其中僅在透明襯底21的四個拐角處設置金屬構件25,但是可以沿著透明襯底21的一側延伸金屬構件25。這完成了圖1至圖9中所示的顯示設備1。附帶提一點,期望極化板(未圖示)附著到第二板20的整個外表面以提供完整性。在顯示設備1中,第二板20的透明襯底21在尺寸上大于第一板10,并且在第一區(qū)域20A中依次設置第一遮光層23A、TFT1、TFT2以及包括像素電極PXl和PX2以及透明電極 14的液晶顯示元件。透明襯底21和第一板10重疊,并且在第一區(qū)域20A中包括有效屏幕 20C。因此,從第二板20這一側入射的外部光由第一遮光層23A吸收,并且可以抑制由于外部光反射所導致的對比度下降。另一方面,在其中透明襯底21從第一區(qū)域20A的外邊緣突出以位于第一板10以外的第二區(qū)域20B中,依次設置第二遮光層2 和端子部22,并且在第二板20的外部輪廓內布置連接到端子部22的連接構件40。因此,連接構件40不位于第二板20的外部輪廓以外,并且內部結構由第二遮光層2 覆蓋。因此,可以無需過去的邊框(外圍罩)。對照而言,如例如圖11中所示,過去的顯示設備具有其中相對板110這一側用作顯示設備的前表面這樣的結構。這是因為TFT板120的膜形成、圖案形成等工藝與生產(chǎn)相對板110的相對簡單的工藝相比是復雜的,因此產(chǎn)量不高。因此,工藝甚至在很小程度上分開,并且在相對板110這一側上設置黑矩陣和濾色器。然而如今TFT板的產(chǎn)量足夠高,因此當如同本實施例在用作TFT板的第二板20上設置第一遮光層23A和第二遮光層23B時產(chǎn)量不可能銳減。此外,在過去的顯示設備中,連接構件140 —般位于TFT板120的外部輪廓以外并且具有朝著后面逐漸卷曲的形狀。因此期望邊框150的寬度大到某種程度。另一方面,在本實施例中,連接構件40布置于第二板20的外部輪廓內,因此用作框的第二區(qū)域20B可能變窄。這樣,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板20的透明襯底21在尺寸上大于第一板10,并且在其中透明襯底21和第一板10重疊并且包括有效屏幕20C的第一區(qū)域20A中依次設置第一遮光層23A、TFT1、TFT2和液晶顯示元件。另一方面,在其中透明襯底21從第一區(qū)域20A的外邊緣突出以位于第一板10以外的第二區(qū)域20B中設置第二遮光層2 和端子部22,并且連接到端子部22的連接構件40布置于第二板20的外部輪廓內。因此可以不必向第二板 20的外側添加玻璃板,并且第二板20本身可以用作顯示設備1的前表面。因而可以減少部件和生產(chǎn)成本并且可以實現(xiàn)其中前表面平坦的結構。另外通過其中前表面平坦的結構, 提供了高等級感測和光澤度并且由此可以提高設計質量。此外由于包括第二板20和第一板10的顯示屏可以不由前玻璃板密封,所以可以避免顯示屏的溫度升高,并且可以避免由溫度升高引起的亮度下降或者可靠性問題。圖12和圖13圖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顯示設備的第二板的第一區(qū)域的配置。圖12圖示了其中在第一區(qū)域中設置第一遮光層的區(qū)域,而圖13圖示了該區(qū)域的橫截面結構。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遮光層23A由低反射層疊鉻(Cr)膜制成,并且第一遮光層23A 和接線如柵電極掃描線GL被直接層疊,因此允許在相同工藝中圖案化它們。根據(jù)第二實施例的顯示設備在其它方面具有與第一實施例類似的結構、操作和效果,并且可以用與第一實施例的方式類似的方式來生產(chǎn)。因此,與第一實施例的元件等效的元件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的標號相同的標號。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2中的陰影區(qū)所示,緊接在以下部件下面設置第一遮光層 23A 柵電極掃描線GL、電容元件主接線CL、漏電極62D的除了與柵電極掃描線GL相交的位置之外的部分以及源極接線SLl和SL2的除了與柵電極掃描線GL或者電容元件主接線 CL相交的位置以外的部分。未設置涂覆層對。因而在本實施例中,可以在相同工藝中圖案化第一遮光層23A以及諸如柵電極掃描線GL、電容元件主接線CL等的接線,因此可以實現(xiàn)通過減少掩模數(shù)目來減少成本。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遮光層23A未如第一實施例中那樣沿著像素Pl的外部輪廓成形為如同完整網(wǎng)格,因此外部光反射可以略微增加,但是源極接線 SLl和SL2可能阻止來自背光單元30的光??梢岳缛缦律a(chǎn)顯示設備1。首先如圖12和圖13中所示,在透明襯底21的表面上形成層疊鉻(Cr)膜,并且隨后形成變成柵電極掃描線GL等的布線材料的金屬膜。接著通過抗蝕劑涂層、曝光和顯影來形成掩模,并且通過使用該掩模蝕刻金屬膜來形成諸如柵電極掃描線GL、電容元件主接線 CL等接線,并且隨后通過蝕刻層疊鉻(Cr)膜來形成第一遮光層23A。隨后如第一實施例中那樣形成柵絕緣膜71和后續(xù)元件并且由此形成第二板20。 另外如第一實施例中那樣形成第一板10,并且在形成定向膜和液晶點滴之后,在第二板20 的第一區(qū)域20A上疊加第一板10,并且密封外圍。進行連接構件40等的熱壓接合,在第二板20的外部輪廓內裝配連接構件40,布置背光單元30,并且第二板20的整個背面由罩50 覆蓋。這完成了圖12和圖13中所示的顯示設備1。雖然前文已經(jīng)參照實施例作為示例描述了本發(fā)明,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加以各種修改。例如,已經(jīng)通過使用在第一板10處設置濾色器12這樣的情況來描述實施例,但是也可以在第二板20這一側設置濾色器。此外已經(jīng)通過使用在第一板10的背面上設置背光單元30這樣的情況來描述實施例,但是背光單元30可以是將設置在第一板10的側面上的類型。另外已經(jīng)通過以具有第二板20、第一板10和背光單元30的液晶顯示設備為例來描述實施例,但是本發(fā)明可以應用于其它顯示設備、比如有機電致發(fā)光顯示設備和等離子體顯示設備。本申請包含與在2010年6月10日向日本專利局提交的日本優(yōu)先權專利申請JP 2010-132995中公開的主題內容有關的主題內容,通過引用將其全部內容結合于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根據(jù)設計要求和其它因素出現(xiàn)各種修改、組合、再組合和變更,只要它們在所附權利要求或者其等同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顯示設備,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包括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板的透明襯底并且在所述透明襯底的背面上包括其中所述第一板與所述透明襯底重疊的第一區(qū)域和其中所述透明襯底位于所述第一板以外的第二區(qū)域,所述第一區(qū)域依次設置有第一遮光層、驅動元件和顯示元件,而所述第二區(qū)域依次設置有第二遮光層和連接到所述驅動元件的端子部;以及連接構件,連接到所述端子部并且布置于所述第二板的外部輪廓內。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設備,其中,在所述第一區(qū)域中連接到所述驅動元件的掃描線和信號線被設置在彼此相交的方向上,并且所述第一遮光層設置在所述掃描線和所述信號線中的至少所述掃描線之下。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設備,還包括罩,覆蓋所述第二板的整個背面并且容納所述第一板和所述連接構件。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顯示設備,其中所述顯示設備是包括所述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背光單元的液晶顯示設備。
全文摘要
一種顯示設備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包括尺寸大于第一板的透明襯底并且在透明襯底的背面上包括其中第一板與透明襯底重疊的第一區(qū)域和其中透明襯底位于第一板以外的第二區(qū)域;以及連接構件,連接到端子部并且布置于第二板的外部輪廓內。第一區(qū)域依次設置有第一遮光層、驅動元件和顯示元件,而第二區(qū)域依次設置有第二遮光層和連接到驅動元件的端子部。
文檔編號G02F1/1333GK102279483SQ201110156400
公開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6月10日
發(fā)明者廣瀨陽一, 高橋弘樹 申請人:索尼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