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可佩戴的電子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905036閱讀:13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可佩戴的電子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可佩戴的電子裝置,例如可安裝在手腕并使用的腕式安裝蜂窩電話。
然而,如果使用者試圖以所謂的免提方式(即裝置放置成與使用者身體緊密接觸而不用使用者的手來握住此裝置)來使用這種設有電聲轉換器的可佩戴電子裝置,揚聲器前表面中的聲音輻射孔和麥克風前表面中的聲音接收孔均與使用者身體如手臂的表面緊密接觸,并且很容易被堵住。結果,揚聲器的聲音不容易通過聲音輻射孔而輻射出。這就使得揚聲器的聲壓降低。這還產生了話音在到達麥克風的聲音接收孔之前顯著減弱的危險,使得麥克風的靈敏度降低。
為了在廣泛意義上提高移動電子裝置的聲學特性,提出了多種方法。
例如,在日本專利JP-A-10-304036提出的方案中,在蜂窩電話外殼上與使用者耳朵相對的區(qū)域的外側上形成聲音泄漏孔,這樣無論蜂窩電話的使用者是否使他的耳朵與殼體(外殼)的位于揚聲器之前且設有聲音輻射孔的壁緊密接觸,均可允許具有基本穩(wěn)定的頻率特性的聲信號到達使用者的耳朵。這個區(qū)域稱為聲音輻射孔形成區(qū)域。另外在日本專利JP-A-11-308314中,公開了一種在內置有麥克風的翻蓋(flip)的兩個表面中形成聲孔的技術,翻蓋可以在翻蓋重疊于蜂窩電話主體上的閉合位置和翻蓋與主體形成一個角度的打開位置之間轉動,以便提高打開和閉合位置中的頻率特性。
這兩種情況均可提高移動電子裝置的電聲轉換器的聲學特性,但無法解決由可佩戴電子裝置的固有使用方式所引起的聲音輻射和接收操作的問題,也就是說,揚聲器前表面中的聲音輻射孔和麥克風前表面中的聲音接收孔均與使用者的身體表面緊密接觸并基本上被堵住。因此,尚未公開任何可以解決此問題的裝置。
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根據本發(fā)明的可佩戴的電子裝置具有電聲轉換器;外殼,其具有圍繞著電聲轉換器的內表面,以及包括有在裝置安裝時放置成與使用者的除耳朵和嘴巴之外的身體表面緊密接觸的緊密接觸表面部分的外表面。此電子裝置的特征在于,外殼具有聲信號傳播路徑形成裝置,其提供了可允許聲信號在外殼外表面的暴露表面部分和內表面之間傳播的聲信號傳播路徑。暴露表面部分離開使用者的身體表面,并在裝置安裝時朝向外部環(huán)境。
本發(fā)明的可佩戴電子裝置的特征在于“外殼具有聲信號傳播路徑形成裝置,其提供了可允許聲信號在外殼外表面的暴露表面部分和內表面之間傳播的聲信號傳播路徑,暴露表面部分離開使用者的身體表面并在裝置安裝時朝向外部環(huán)境”。因此,即使可佩戴電子裝置安裝在使用者身體上且裝置外殼放置成與使用者的身體表面緊密接觸,聲信號傳播路徑形成裝置也可保證聲信號傳播路徑,聲信號可沿此路徑在內表面和外部環(huán)境之間傳播。因此,可以避免任何會阻礙電聲轉換器和外部環(huán)境之間的聲信號傳播的堵塞或衰減。這樣,在電聲轉換器是用于將電信號轉換成聲信號的那種類型的轉換器如揚聲器的情況下,如果可佩戴電子裝置安裝在使用者身體上且可佩戴裝置的外殼放置成與使用者的身體表面緊密接觸,來自電聲轉換器的聲信號可通過由聲信號傳播路徑形成裝置在外殼內表面和外部環(huán)境之間所形成的聲信號傳播路徑而傳播到外部環(huán)境中,并能夠到達使用者的耳朵。在電聲轉換器是用于將聲信號轉換成電信號的那種類型的轉換器如麥克風的情況下,即使可佩戴電子裝置安裝在使用者身體上且可佩戴裝置的外殼放置成與使用者的身體表面緊密接觸,聲信號如使用者發(fā)出的話音也可通過由聲信號傳播路徑形成裝置在外部環(huán)境和外殼內表面之間形成的聲信號傳播路徑而傳播到電聲轉換器如麥克風中。此信號可被轉換成電信號。因此,在根據本發(fā)明的可佩戴電子裝置中,可以可靠地進行聲音輻射或接收操作。
在上述介紹中,“外殼的外表面”是指位于容納有電聲轉換器的外殼的外側并在將可佩戴裝置的外殼安裝到使用者身體上時與使用者身體接觸的表面部分。因此,當將可佩戴裝置的外殼安裝到使用者的手腕或其它部分上時,整個可佩戴的電子裝置呈現為環(huán)形。對于此環(huán)形,其內表面對應于外殼的“外表面”。
與可佩戴裝置的外殼外表面上的緊密接觸表面部分緊密接觸的使用者身體的部分是應當接收或發(fā)出聲信號的期望部分以外的部分。在與此部分緊密接觸的情況下,存在著會阻礙聲信號傳播的危險。在電聲轉換器將電信號轉換成聲信號如揚聲器時,使用者的身體是除使用者耳朵以外的部分。當電聲轉換器將聲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如麥克風時,使用者的身體是除使用者嘴巴以外的部分。
在本發(fā)明的可佩戴電子裝置中,(1)構成聲信號傳播路徑形成裝置的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叫纬裳b置可在與使用者身體緊密接觸的外殼的表面部分上形成(下文中稱為第一實施方式或第一方面);(2)外殼由外殼主體部分和覆蓋部分構成,構成聲信號傳播路徑形成裝置的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形成裝置可形成于外殼主體部分和覆蓋部分之間(下文中稱為第二實施方式或第二方面)。
更具體地說,在根據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的可佩戴電子裝置中,外殼具有聲孔,其位于電聲轉換器的內表面和緊密接觸表面部分之間并延伸穿過外殼的壁部分,所述內表面圍繞著電聲轉換器。
聲信號傳播路徑形成裝置包括聲孔和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叫纬裳b置,此形成裝置形成于外殼外表面中并位于圍繞聲孔的開口部分的緊密接觸表面部分和朝向外部環(huán)境的暴露表面部分之間,允許聲信號在裝置安裝到使用者身體上且緊密接觸表面部分放置成與使用者的身體表面緊密接觸時在緊密接觸表面中的聲孔開口部分和外部環(huán)境之間沿著表面部分傳播。
換句話說,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本發(fā)明的可佩戴電子裝置是這樣一種可佩戴電子裝置,其具有結合于外殼中的電聲轉換器,以及位于圍繞著電聲轉換器的外殼內表面和在安裝時與使用者身體接觸的外表面之間并延伸穿過壁部分的聲孔,以便實現上述目的??膳宕餮b置在將外殼安裝到使用者身體上時使用。外殼具有提供了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降穆曅盘柋砻鎮(zhèn)鞑ヂ窂叫纬裳b置,當外殼安裝到使用者身體上且表面部分與使用者身體接觸時,此傳播路徑可允許聲信號在聲孔開口部分和外部環(huán)境之間沿聲孔開口部分周圍的外表面的表面部分傳播。
在根據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的可佩戴電子裝置中,電聲轉換器安裝在外殼內。聲孔形成為位于圍繞電聲轉換器的內表面和在安裝時與使用者身體接觸的外表面之間并延伸穿過壁部分。因此,可通過延伸穿過外殼的壁部分的聲孔來完成電聲轉換器和外部環(huán)境之間的聲信號傳播。本發(fā)明的可佩戴電子裝置的特征尤其在于“外殼具有聲信號傳播路徑形成裝置,其在將外殼安裝到使用者身體上且表面部分與使用者身體接觸時提供了位于圍繞著聲孔開口部分的外殼外表面上的在安裝時與使用者身體接觸的表面部分中的聲信號傳播路徑,以允許聲信號在聲孔開口部分和外部環(huán)境之間傳播”。因此,即使在可佩戴電子裝置安裝在使用者身體上且可佩戴裝置的外殼與使用者的身體表面緊密接觸的情況下,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叫纬裳b置保證了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剑曅盘柨裳卮寺窂皆诼暱组_口部分和外部環(huán)境之間傳播。可以避免任何會阻礙電聲轉換器和外部環(huán)境之間的聲信號傳播的堵塞或衰減。因此,在電聲轉換器是用于將電信號轉換成聲信號的那種類型的轉換器如揚聲器的情況下,即使可佩戴裝置安裝在使用者身體上且裝置外殼與使用者身體緊密接觸,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叫纬裳b置也允許來自電聲轉換器的聲信號通過形成于使用者的身體表面和外部環(huán)境之間的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蕉鴤鞑サ酵獠凯h(huán)境中。然后,信號到達使用者的耳朵。在電聲轉換器是用于將聲信號轉換成電信號的那種類型的轉換器如麥克風的情況下,即使可佩戴裝置安裝在使用者身體上且裝置外殼與使用者的身體表面緊密接觸,聲信號如使用者發(fā)出的話音也可通過由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叫纬裳b置在外部環(huán)境和使用者身體表面之間形成的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蕉鴤鞑サ诫娐曓D換器如麥克風中。然后,此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因此,在本發(fā)明的可佩戴電子裝置中,可以可靠地進行聲音的輻射或接收。
在根據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的可佩戴電子裝置中,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叫纬裳b置包括形成在外表面部分上或其中的下凹或凸起部分。也就是說,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叫纬裳b置可形成為不連續(xù)的形成于外表面上或其中的下凹或凸起部分,或者是形成于外表面部分中的溝槽部分。下凹、凸起和溝槽部分可以組合的方式出現。
在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叫纬裳b置包括不連續(xù)地形成于外表面部分上的多個凸起部分時,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桨ㄐ纬捎诓贿B續(xù)凸起部分和與凸起部分接觸的使用者身體表面之間的空間內并形成于不連續(xù)凸起部分之間的下凹部分。也就是說,聲信號通過形成于具有與使用者身體表面接觸的突出部分的不連續(xù)凸起部分之間的下凹部分傳播。
不連續(xù)凸起部分可任意地成形或設置,只要它們允許聲信號經相對地形成于凸起部分之間的下凹部分傳播。通常來說它們例如可為弧形。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為弧形的凸起部分可以是較薄的弧形線或較厚的弧形線(例如扇形)。對于不連續(xù)的凸起部分來說,可散布或分布大量的凸起部分來代替弧形部分。在這種情況下,各凸起部分通常為圓頂形,然而也可以采用其它形狀。在電聲轉換器由揚聲器構成且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叫纬裳b置包括不連續(xù)的凸起部分時,凸起部分最好被限制在聲音輻射孔的開口部分周圍的狹窄范圍內,使得分布有形成于揚聲器的聲音輻射孔周圍的外表面部分上的不連續(xù)凸起部分的區(qū)域位于與使用者耳朵接觸的外表面部分的區(qū)域之內。在這種情況下,當將可佩戴裝置與耳朵相連并使用時,可以將從揚聲器中經聲音輻射孔輻射出的聲音泄漏(作為噪音擴散到環(huán)境中的聲音)抑制到最小值。
在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叫纬裳b置包括形成于表面部分中的溝槽部分的情況下,溝槽部分通常延伸到外表面的邊緣,從而使聲孔開口部分和外表面邊緣相連。
更具體地說,在根據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式的可佩戴電子裝置中,外殼包括外殼主體部分和覆蓋部分。外殼主體部分具有圍繞著電聲轉換器以形成外殼內表面的主體內表面。在主體內表面和與主體內表面相對的主體外表面之間形成了聲孔,其延伸穿過外殼主體部分的壁部分。覆蓋部分包括覆蓋外表面和覆蓋緊密接觸表面,它們分別形成了外殼的覆蓋外表面和覆蓋緊密接觸表面部分。覆蓋部分安裝在外殼主體部分上,因而可覆蓋包括主體外表面的聲孔開口部分在內的區(qū)域。當覆蓋外表面的覆蓋緊密接觸表面部分安裝成與使用者的身體表面緊密接觸時,在主體外表面和覆蓋部分上與主體外表面相對的部分之間形成了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其允許聲信號在暴露表面部分和主體外表面的聲孔開口部分之間傳播。當覆蓋外表面的覆蓋緊密接觸表面部分安裝成與使用者的身體表面緊密接觸時,暴露表面部分離開使用者身體表面并朝向外部環(huán)境。
換句話說,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根據本發(fā)明的可佩戴電子裝置是包括了電聲裝置、具有外殼主體部分和覆蓋部分的外殼的可佩戴電子裝置,以便實現上述目的。外殼主體部分具有圍繞著電聲轉換器的主體內表面,以及位于主體內表面和與主體內表面相對的主體外表面之間并延伸穿過外殼主體部分的壁部分的聲孔。覆蓋部分具有覆蓋外表面,其包括在安裝時與使用者身體表面緊密接觸的覆蓋緊密接觸表面部分。覆蓋部分安裝在外殼主體部分上,使得可覆蓋包括聲孔開口部分在內的主體外表面區(qū)域。當可佩戴裝置安裝成使覆蓋外表面的覆蓋緊密接觸表面部分與使用者身體表面緊密接觸時,在主體外表面和覆蓋部分上朝向主體外表面的部分之間形成了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形成裝置,其提供了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允許聲信號在暴露表面部分和主體外表面中的聲孔開口部分之間傳播。當如上所述地安裝裝置時,暴露表面部分離開使用者的身體表面并朝向外部環(huán)境。
在這種情況下,聲信號傳播路徑是形成于覆蓋部分和外殼主體部分之間的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因此,即使可佩戴電子裝置安裝在身體如手臂上,傳播路徑也不會與身體表面相接觸。因此,傳播路徑幾乎不會被因汗液引起的臟物或灰塵堵住。
此外,由于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形成于覆蓋部分和外殼主體部分之間,可以通過覆蓋部分和外殼主體部分來任意地設定內部傳播路徑的方向和路線,而不用考慮聲孔的位置和方向。傳播路徑可以是徑向的、弧形的、彎曲的或任何其它所需的形式。傳播路徑可以兩維的方式延伸,或者以三維的方式彎曲。
覆蓋部分通常由軟橡膠如硅橡膠或軟塑料如尿烷制成。在電聲轉換器由揚聲器等構成的情況下,如果用手握住裝置并將其直接靠在耳朵上,可以得到很高程度的緊密接觸,并且能容易地聽到聲音。在將裝置安裝到手臂上時,裝置能很好地與手臂配合。在需要時,覆蓋部分可由較硬的材料制成。
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形成裝置可包括形成于主體外表面和覆蓋內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上的凸起部分。而且,形成裝置可包括形成于主體外表面和覆蓋內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上的溝槽部分。
在本發(fā)明的可佩戴電子裝置中,電聲裝置可以是麥克風、揚聲器,或者是麥克風及揚聲器。
本發(fā)明的可佩戴電子裝置例如結合了蜂窩電話的功能。此外,根據本發(fā)明的可佩戴電子裝置例如為手臂安裝型,其外殼安裝在手臂上。應注意到,可佩戴電子裝置也可安裝到手腕以外的其它部分如頸部、頭部或上臂上以供使用??膳宕麟娮友b置可只設有一個可輻射出聲信號的電聲轉換器如收音機或各種類型的唱機,或者只設有一個可接收聲信號的電聲轉換器如記錄裝置。
圖2C是沿圖2A中線IIC-IIC的剖視圖;圖3A是顯示了

圖1A所示PDA的聲音接收部分的內側的平面圖;圖3B是圖3A所示聲音接收部分的側視圖;圖3C是沿圖3A中線IIIC-IIIC的剖視圖;圖4是顯示了圖1A-1D所示PDA的操作狀態(tài)的側視圖;圖5A是顯示了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裝置的聲音輻射部分的平面圖,其顯示了內側;圖5B是圖5A所示聲音輻射部分的側視圖;圖5C是沿圖5A中線VC-VC的剖視圖;圖6A是顯示了根據實施例2的裝置的聲音接收部分的平面圖,其顯示了內側;圖6B是圖6A所示聲音接收部分的側視圖;圖6C是沿圖6A中線VIC-VIC的剖視圖;圖7A是顯示了根據實施例3的裝置的聲音輻射部分的平面圖,其顯示了內側;圖7B是圖7A所示聲音輻射部分的側視圖;圖7C是沿圖7A中線VIIC-VIIC的剖視圖;圖8A是顯示了根據實施例3的裝置的聲音接收部分的平面圖,其顯示了內側;圖8B是圖8A所示聲音接收部分的側視圖;圖8C是沿圖8A中線VIIIC-VIIIC的剖視圖;圖9是顯示了根據實施例3的裝置的操作狀態(tài)的側視圖;圖10A是顯示了根據實施例4的裝置的聲音輻射部分的平面圖,其顯示了內側;圖10B是圖10A所示聲音輻射部分的側視圖;圖10C是沿圖10A中線XC-XC的剖視圖;圖11A是顯示了根據實施例4的裝置的聲音接收部分的平面圖,其顯示了內側;圖11B是圖11A所示聲音接收部分的側視圖;圖11C是沿圖11A中線XIC-XIC的剖視圖;圖12是顯示了根據實施例4的裝置的操作狀態(tài)的側視圖;圖13A是顯示了根據實施例5的裝置的聲音輻射部分的平面圖,其顯示了內側;圖13B是圖13A所示聲音輻射部分的側視圖;圖13C是沿圖13A中線XIIIC-XIIIC的剖視圖;圖14A是顯示了根據實施例5的裝置的聲音接收部分的平面圖,其顯示了內側;圖14B是圖14A所示聲音接收部分的側視圖;圖14C是沿圖14A中線XIVC-XIVC的剖視圖;圖15是顯示了根據實施例5的裝置的操作狀態(tài)的側視圖;圖16是顯示了根據實施例6的裝置的操作狀態(tài)的側視圖;圖17是從內側(覆蓋部分側)看去的圖16所示裝置的分解透視圖,其中分開地顯示了外殼主體部分和覆蓋部分的一部分,外殼主體部分和覆蓋部分一起構成了用于與手臂相連的環(huán)繞的剛性帶部分,帶部分中設有揚聲器;圖18是從外側(外殼主體部分側)看去的圖16所示裝置的分解透視圖,其中分開地顯示了外殼主體部分和覆蓋部分的一部分,外殼主體部分和覆蓋部分一起構成了用于與手臂相連的環(huán)繞的剛性帶部分,帶部分中設有揚聲器;圖19A是圖16所示裝置的剛性帶部分的沿圖19B中箭頭XIXA方向看去的平面圖,尤其顯示了剛性帶部分的結構;圖19B是圖19A的沿箭頭XVIXB方向看去的側視圖;和圖19C是沿圖19A中線XIXC-XIXC的剖視圖。
在下文中將通過顯示于附圖中的優(yōu)選實施例來詳細地介紹本發(fā)明的一些優(yōu)選實施方式。
參考圖1-4,圖中顯示了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用作可佩戴電子裝置的手表型個人數字助理(PDA)1。PDA1具有蜂窩電話的功能。從圖1A-1C中可以看出,PDA1具有電子裝置主體10,其包括具有相對端部12和13的外殼部分11。PDA1還包括剛性帶部分20和30,它們與外殼部分11可旋轉地連接,從而可分別沿方向A1,A2和B1,B2分別繞相對端部12和13的旋轉軸線14和15旋轉。一般來說,剛性帶部分20和30主要由較硬的材料制成以維持整體形狀,使得可將電子裝置的各部件容納于其中。然而,剛性帶部分20和30可產生一定程度的變形。電子裝置主體10設有顯示部分16,例如液晶顯示屏??稍陲@示部分16上顯示各種類型的信息。顯示部分16例如具有和手表一樣的時間顯示功能。
剛性帶部分20具有表面22,其上安裝了輸入操作部分21如按鈕和按鍵開關。此帶部分還具有與使用者手腕D相接觸的外表面23,以及通過聲音接收孔41而開口的聲音接收部分40。更具體地說,如圖3A-3C所示,執(zhí)行蜂窩電話等中的聲音接收功能的聲音接收部分40包括位于剛性帶部分20的外殼部分24中的麥克風42、形成于外殼部分24中并位于圍繞著麥克風42的內表面24a和外表面23之間以將聲信號如話音發(fā)送給外殼部分24中的麥克風42的聲音接收孔41、凹腔部分43和溝槽部分44。凹腔部分43和溝槽部分44形成在聲音接收孔41的開口部分41a周圍的表面部分中,以將聲信號傳到聲音接收孔41的開口部分41a中。特別是,在此實施例中,凹腔部分43形成在聲音接收孔41的開口部分41a的整個圓周周圍,并朝向剛性帶部分20的端部29偏置。溝槽部分44穿過外表面23橫向地延伸,從而將凹腔部分43與剛性帶部分20的側表面26和27相連。當PDA1處于如圖1D和4所示的安裝位置P1且剛性帶部分20的外表面23接觸使用者手腕D的表面Da時,溝槽部分44和凹腔部分43共同形成或提供了一個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5,其可將側表面26和27所朝向的外部環(huán)境與外表面23的緊密接觸表面部分23a和手腕D的表面Da之間的聲音接收孔41相連。側表面26和27用作PDA1的剛性帶部分20的外殼部分24的暴露表面部分。聲音接收孔41設置成與麥克風42相通。也就是說,溝槽部分44和凹腔部分43(更具體地說是溝槽部分44和凹腔部分43的表面或壁面)一起構成了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叫纬裳b置46。聲音接收孔41和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叫纬裳b置46一起形成了聲信號傳播路徑形成裝置91。溝槽部分44可以相互間傾斜地延伸而不是設置成一條線,只要延伸端部44a在安裝位置P1下通向外部環(huán)境即可??梢允∪喜鄄糠?4中的一個。此外,可相對于聲音接收孔41徑向地形成多個溝槽部分44。
另一方面,可與剛性帶部分20一起允許將電子裝置主體10連接到使用者手腕D上的剛性帶部分30具有位于外表面31一側上的聲音輻射部分50。聲音輻射部分50通過其聲音輻射孔51而打開。具體地說,如圖2A-2C所示,執(zhí)行蜂窩電話等中的聲音輻射功能的聲音輻射部分50包括位于剛性帶部分30的外殼部分32中的揚聲器52、聲音輻射孔51、凹腔部分53和溝槽部分54。聲音輻射孔51形成于外殼部分32中并處于圍繞著揚聲器52的內表面32a和外表面31之間,以允許來自揚聲器52的聲信號從外殼部分32中輻射出。凹腔部分53和溝槽部分54形成在聲音輻射孔51的開口部分51a周圍的表面部分中,從而引導來自聲音輻射孔51的開口部分51a的聲信號。更具體地說,在此實施例中,凹腔部分53形成于外表面31中,如同位于聲音輻射孔51的開口部分51a周圍的揚聲器一樣,以便將來自聲音輻射孔51的開口部分51a的聲信號沿更寬的方向發(fā)送。溝槽部分54穿過外表面31橫向地延伸,從而將凹腔部分53與用作剛性帶部分30的暴露表面部分的側表面35和36相連。因此,當PDA1處于如圖1D和4所示的安裝位置P1且剛性帶部分30的外表面31接觸使用者手腕D的表面Da時,溝槽部分54和凹腔部分53共同形成或提供了一個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5,其可在外表面31的緊密接觸表面部分31a和手腕表面之間使聲音輻射孔51與外部環(huán)境相通。也就是說,溝槽部分54和凹腔部分53(更具體地說是溝槽部分54和凹腔部分53的表面或壁面)一起構成了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叫纬裳b置56。聲音輻射孔51和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叫纬裳b置56一起形成了聲信號傳播路徑形成裝置92。溝槽部分54可以相互間傾斜地延伸而不是設置成一條線,只要延伸端部54a在安裝位置P1下通向外部環(huán)境即可??梢允∪喜鄄糠?4中的一個。此外,可相對于聲音輻射孔51徑向地形成多個溝槽部分54。
在如上所述地構造的手表型PDA1中,剛性帶部分20和30可正常地沿方向A1和B1相對于電子裝置主體10旋轉,PDA處于裝置圍繞著使用者手腕D的安裝位置P1,如圖1D所示。在需要時,剛性帶部分20和30可沿方向A2和B2相對于電子裝置主體10旋轉,此時PDA處于如圖1A-1C所示的打開位置P2。PDA1的外殼包括電子裝置主體10的外殼部分11和剛性帶部分20,30的外殼部分24,32。
手表型PDA1可在連接到使用者手腕D上時用作蜂窩電話。特別是如圖1D和4所示,當進行通話且PDA1保持在安裝位置P1時,使用者可采用輸入操作部分21來輸入被叫方的電話號碼等,因此就可執(zhí)行電話通話的功能。此時,來自揚聲器52的聲信號S1穿過聲音輻射孔51,并且由于存在著用作聲信號傳播路徑形成裝置56的位于剛性帶部分30的外表面31中的凹腔部分53和溝槽部分54,因此,聲信號S1可經形成于使用者手腕D的表面Da和剛性帶部分30的外表面31的緊密接觸表面部分31a之間的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路線或間隙)55而沿方向E輻射到外部環(huán)境中。類似地,由于存在著用作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叫纬裳b置46的位于剛性帶部分20的外表面23中的溝槽部分44和凹腔部分43,因此,使用者的話音S2可經形成于使用者手腕D的表面Da和剛性帶部分20的外表面23的緊密接觸表面部分23a之間的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路線或間隙)45而到達聲音接收孔41中。話音可經聲音接收孔41到達麥克風42。因此,即使PDA1與使用者手腕D保持相連,也可以保證聲信號S1和S2經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5和55進出于揚聲器52和麥克風42中。在通話期間,可確保聲波和聲壓的傳播路徑。在免提方式的通話期間,可以保持很高的通話質量(即聲信號的質量)。在此PDA1中,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叫纬裳b置46和56由溝槽部分44,54和凹腔部分43,53形成。這樣,如果有灰塵或臟物粘附,也可容易地清除。因此,PDA可以長期地穩(wěn)定操作。
如上所述的形成于剛性帶部分20中的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叫纬裳b置46可形成多個不連續(xù)的從外表面23中突出的凸起部分47,而取代外表面23中的溝槽部分44。在這種情況下,凸起部分47可形成為如圖6A-6C所示的弧形形式,在相鄰的弧形凸起部分47之間相對地形成了間隙或下凹部分48。在弧形凸起部分47和下凹部分63之間形成了可傳播聲信號的下凹或間隙部分49。
因此,即使剛性帶部分20處于安裝位置P1且凸起部分47的頂部以與如上述圖1D和4中相同的方式和使用者手腕D的表面緊密接觸,作為相鄰凸起部分47之間的間隙的下凹部分48、間隙部分49和下凹部分63也可共同協(xié)作,從而保證了聲信號的傳播路徑。這就保證了聲信號如話音可經凸起部分47之間的下凹部分48、間隙部分49和下凹部分63而傳送到聲音接收孔41中,然后傳送給麥克風42。
類似的,形成于剛性帶部分30中的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叫纬裳b置56可形成多個不連續(xù)的從外表面31中突出的凸起部分57,而取代形成于外表面31中的溝槽部分54。在這種情況下,凸起部分57可形成為如圖5A-5C所示的弧形。在相鄰的弧形凸起部分57之間相對地形成了間隙或下凹部分58。在弧形凸起部分57和下凹部分73之間形成了可傳播聲信號的間隙部分59。
因此,與上述圖1D和4中的方式相同,即使剛性帶部分30處于安裝位置P1且凸起部分57的頂部與使用者手腕D的表面Da緊密接觸,作為相鄰凸起部分57之間的間隙的下凹部分58、間隙部分59和下凹部分73也可共同協(xié)作,從而保證了聲信號的傳播路徑。因此,從揚聲器52中輻射出且從聲音輻射孔51中發(fā)出的聲信號S1肯定能經間隙部分59和相鄰凸起部分57之間的下凹部分58而沿方向E輻射到外部環(huán)境中。因此,使用者肯定能聽到來自揚聲器52的聲信號S1。在這種情況下,通過使由一組弧形凸起部分57形成的圓C(在圖5A的實施例中,此圓碰巧與表示了揚聲器52的虛線重合)小于與使用者耳朵接觸的區(qū)域C1(圖5A中由虛線示出的區(qū)域),在使用者進行通話且將聲音輻射部分50以與使用者通常使用蜂窩電話相同的方式靠在他的耳朵上時,外表面31的整個圓周可與使用者耳朵相接觸。在這種情況下,由于與圖1所示的情況相比外表面31不具有溝槽部分54,因此可以防止聲音經溝槽部分泄漏到外界中。
形成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叫纬裳b置46和56的凸起部分可以不是如圖6或5所示的弧形凸起部分47或57,而是基本上為扇形(厚弧形)的凸起部分47A或57A,如圖8,7或9所示。在這種情況下,凸起部分47A或57A提供了與使用者手腕D的表面Da接觸的增大的表面積。這就減小了使用者從凸起部分47A或57A中承受的每單位面積的推力。因此,使用者幾乎不會感受到安裝部分處的壓迫感。然而在這種情況下,由于成為相鄰凸起部分47A或57A之間的間隙的下凹部分48A或58A基本上呈現出細長的聲信號傳播路徑的形式,因此容易減弱聲信號的傳播。因此,應當注意的是要將間隙設得寬一些。如圖所示,凸起部分47A或57A的邊緣可以或不必達到麥克風42或揚聲器52的下凹部分83或93處。
形成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叫纬裳b置46和56的凸起部分可以不是弧形或扇形的形式,而可以是許多半球形或圓頂形的凸起部分47B或57B,其如圖11,10或12所示地逐漸變細。在這種情況下,相鄰凸起部分47B或57B之間的間隙、即下凹部分48B或58B提供了聲信號的傳播路徑。在如圖11和10所示的實施例中,凸起部分47B和57B設置成同心的,然而它們也可根據需要以其它方式分布。雖然所有凸起部分47B和57B在大小或形狀上可以相同,然而考慮到傳播路線的大小或路線,也可以采用不同大小或形狀的凸起部分的組合。
在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叫纬裳b置由多個凸起部分47B或57B通過這種方式構成的情況下,與使用者手腕D的皮膚表面形成了適當的間隙。這就增加了透氣性。因此,可以容易地避免手腕D的表面Da的粘附。此外,通過適當地選擇凸起部分的大小、分布、各凸起部分的前端的形狀以及材料,可以抑制在安裝過程中的相對于手腕表面的滑動。
在迄今為止所述實施例的介紹中,用于接收聲音的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叫纬裳b置46和用于聲音輻射的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叫纬裳b置56具有相同的溝槽部分或凸起部分。由于聲音接收的容易程度與聲音輻射的容易程度不同,因此,用于聲音接收的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叫纬裳b置46可采用適于聲音接收的上述實施例中的任一形式,而用于聲音輻射的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叫纬裳b置56可采用適于聲音輻射的上述實施例中的另一種形式。
下面將參考圖13-19來介紹根據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式的可佩戴的電子裝置的一些實施例。
參考圖13-15,圖中顯示了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5的用作可佩戴的電子裝置的個人數字助理(PDA)101。在圖13-15中,與在圖1-12中已經介紹的實施例中的對應件相同的那些部件、部分和元件以相同的標號并加上“100”來表示。
如圖13所示,在PDA101中,剛性帶部分130的外殼210由用作外殼主體部分的外殼部分、即外殼主體部分132和由軟橡膠制成的覆蓋部分220制成。
外殼主體部分132類似于圖2所示的實施例1的外殼部分32而形成,但是在表面131中未形成任何溝槽。主體的內表面132a圍繞著揚聲器152。在主體的內表面132a和主體的外表面131之間形成了聲音輻射孔151。在覆蓋部分220中形成了成為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155的溝槽221。
覆蓋部分220為低圓頂的形式,并在其內表面223上具有凹腔部分224,從而在外殼主體部分132內形成了圍繞著聲音輻射孔151的開口部分151a的圓頂形腔222和圍繞著凹腔部分224的凹腔部分153。覆蓋部分220還包括具有底面226的環(huán)形邊緣部分225。覆蓋部分220設置成與外殼主體部分132的表面131接觸,并在底面226處固定在表面131上。在圖13所示的實施例中,覆蓋部分220由粘合劑固定住。作為替代,覆蓋部分220也可以是可拆卸地接合。
覆蓋部分220中的溝槽221形成于邊緣部分225的底面226中并處于圓頂形凹腔部分224和覆蓋部分220的邊緣部分225的外表面227之間。這就形成了從圓頂形腔222中延伸出的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155,其中聲音輻射孔151的開口部分151a于暴露在外界中的暴露表面部分131a處形成開口。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形成裝置156由外殼主體部分132(更具體地說是其外表面131)、覆蓋部分220(更具體地說是其環(huán)形底面226)、溝槽221和圓頂形凹腔部分224構成。也就是說,在這種電子裝置主體或PDA主體110中,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155形成于圓頂形覆蓋部分220和外殼主體部分132之間。如圖15所示,圓頂形覆蓋部分220的外表面即覆蓋表面部分228是具有可與使用者手腕D的表面Da緊密接觸的表面部分、即覆蓋緊密接觸表面部分229的外表面。覆蓋部分220的頂部設有孔211,其在裝置未安裝時用作聲音輻射孔。
在PDA101中,如圖14所示,剛性帶部分120的外殼230由用作外殼主體部分的外殼部分(即外殼主體部分124)和由軟橡膠制成的覆蓋部分240制成。
外殼主體部分124類似于圖3所示的實施例1的外殼部分24而形成,但是在其表面123中未形成任何溝槽。主體的內表面124圍繞著麥克風142。在主體的內表面124a和主體的外表面123之間形成了聲音接收孔141。在覆蓋部分240中形成了成為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145的溝槽241。
覆蓋部分240為較低圓頂的形式,并在其內表面243上具有凹腔部分244,從而在外殼主體部分124內形成了圍繞著聲音接收孔141的開口部分141a的圓頂形腔242和圍繞著凹腔部分244的凹腔部分143。覆蓋部分240還包括具有底面246的環(huán)形邊緣部分245。覆蓋部分240設置成與外殼主體部分124的表面123接觸,并在底面226處固定在表面123上。在圖14所示的實施例中,覆蓋部分240同樣由粘合劑固定住。作為替代,覆蓋部分240也可以是可拆卸地接合。
覆蓋部分240中的溝槽241形成于邊緣部分245的底面226中并處于圓頂形凹腔部分244和覆蓋部分240的邊緣部分245的外表面247之間。這就形成了與圓頂形腔242相連的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145,其中聲音接收孔141的開口部分141a于暴露在外部環(huán)境中的暴露表面部分123a處形成開口。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形成裝置146由外殼主體部分124(更具體地說是其外表面123)、覆蓋部分240(更具體地說是其環(huán)形底面246)、溝槽241和圓頂形凹腔部分244構成。也就是說,在這種電子裝置主體或PDA主體110中,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145形成于圓頂形覆蓋部分240和外殼主體部分124之間。如圖15所示,圓頂形覆蓋部分240的外表面即覆蓋外表面248是設置成可與使用者手腕D的表面Da緊密接觸的表面部分,即覆蓋緊密接觸表面部分249。覆蓋部分240的頂部設有孔231,其在裝置未安裝時用作聲音接收孔。
在如上所述地構造且用作可佩戴的電子裝置的PDA101中,當它以如圖15所示的狀態(tài)P1安裝在使用者手腕D上時,使用者的聲信號S2經聲信號傳播路徑形成裝置191的聲信號傳播路徑而發(fā)送給麥克風142,聲信號傳播路徑形成裝置191由溝槽241和聲音接收孔141組成,溝槽241構成了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形成裝置145。另外,揚聲器152發(fā)出的聲信號可經聲信號傳播路徑形成裝置192的聲信號傳播路徑而輻射出,聲信號傳播路徑形成裝置192包括聲音輻射孔151和溝槽221,溝槽221形成了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形成裝置156。
在這種情況下,聲信號傳播路徑由形成于覆蓋部分220,240和外殼主體部分132,124之間的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155和145構成,因此如果將可佩戴的電子裝置101安裝在身體如手臂上,傳播路徑155和145幾乎不會被因汗液引起的臟物或灰塵堵住。
在上述裝置中,覆蓋部分220和240可由硬橡膠或塑料而不是軟橡膠制成。通常來說,外殼主體部分由塑料制成。如果需要的話,外殼主體部分可由金屬制成。
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145,155可以不形成于覆蓋部分220和240的連接部分處,它們可主要形成于外殼主體部分132和覆蓋部分的連接部分處。在這種情況下,例如可在外殼主體部分132的連接表面上形成不規(guī)則部分,以提供傳播路徑。
顯然,覆蓋部分和外殼主體部分可為任何形狀和結構,只要它們能提供緊密接觸表面部分和暴露表面部分以允許聲信號經聲信號傳播路徑而傳播。
在外殼由外殼主體部分和覆蓋部分形成的情況下,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可部分地、大部分地或完全地形成于覆蓋部分中,而不是形成于外殼主體部分和覆蓋部分接觸或相互連接的部分中或形成于它們的界面中。參考圖16-19介紹了作為實施例6的這種示例。
在圖16-19所示的實施例6中,與在圖13-15中已經介紹的實施例5中的對應件相同的那些部件、部分和元件以相同的標號并加上“200”來表示。
如圖16所示,用作可佩戴的電子裝置的個人數字助理(PDA)301具有電子裝置主體或PDA主體310和剛性帶部分320,330,它們可分別沿方向A1,A2和B1,B2相對于電子裝置主體310運動。剛性帶部分320和330分別具有外殼430和410。剛性帶部分320的外殼430由剛性外殼主體部分324和軟橡膠制成的覆蓋部分440構成,覆蓋部分可拆卸地安裝在外殼主體部分324上。剛性帶部分330的外殼410由外殼主體部分332和軟橡膠制成的覆蓋部分420構成,覆蓋部分可拆卸地安裝在外殼主體部分332上。
就聲信號傳播功能而言,外殼410和430基本上相似,然而用于執(zhí)行聲音接收功能和聲音輻射功能的獨特形狀和結構除外。在下面的說明中,通過將其作為一個例子來詳細地介紹可執(zhí)行聲音輻射功能的外殼410的結構。就聲信號傳播功能而言,除了執(zhí)行的是聲音接收功能而不是聲音輻射功能以及與電聲轉換器的靈敏度有關的結構差異外,外殼430可類似于外殼410來構造。因此,如果聲音輻射和聲音接收可互換的話,那么下面的介紹將主要針對于外殼430進行,明顯的不同則除外。
如圖16所示,外殼410包括形狀如彎曲手臂的剛性外殼主體部分332和由橡膠制成的覆蓋部分420。外殼主體部分332在其一端安裝在電子裝置主體310的端部313上,因而可繞其旋轉軸線315旋轉。覆蓋部分420安裝在外殼主體部分332的下凹內曲面的靠近剛性外殼主體部分332的另一端或前端332b的區(qū)域中。
外殼主體部分332包括位于外側的剛性殼體部分501和位于內側的剛性殼體部分或剛性覆蓋部分502。如圖19C所示,用作電聲轉換器的揚聲器352放置在由一組殼體部分501和502所形成的容納腔503中。腔503的外表面是圍繞著揚聲器352的主體內表面。在內側的剛性殼體部分502中形成了用作聲孔的聲音輻射孔351,其用于將揚聲器352發(fā)出的聲信號傳送到腔503的外部(即外殼主體部分332的腔503的外部)。
聲音輻射孔351形成于內側的剛性殼體部分502中的朝向揚聲器352的位置處,而不是形成于外側的剛性殼體部分501中。因此,當PDA301安裝到手腕D上時,幾乎不存在聲音輻射孔351暴露在雨水等中的危險。另外,包括殼體部分501的剛性帶部分330的美學外觀也未受到損害。
外殼主體部分332的內側剛性殼體部分502具有較大的圓柱形突出部分510,其位于內表面503上的圍繞著聲音輻射孔351的區(qū)域中。在圖19C所示的實施例中,突出部分510可與內側殼體部分502的主體部分502a分開來制造,并且將它們牢固地連接在一起。當然它們也可以制成一個整體。圓柱形突出部分510包括位于基體側的圓柱形部分511和位于突出端的凸緣形接合部分512。突出部分510的中心處的大孔513與聲音輻射孔351的基體側部分351b連成一體,從而形成為聲音輻射孔351的一部分。在此實施例中存在兩個基體側部分351b(圖17)。從圖17中可看出,在圓柱形突出部分510的中心孔513中,前端側上的側表面由傾斜的壁部分513a形成??纂S著進入到內側而變寬。
從圖17和18中可看出,內側上的剛性殼體部分或剛性覆蓋部分502在其兩側上均具有接合突出部分514和接合凹陷部分515,它們處于離外殼主體部分332的前端部分332b較遠的區(qū)域內。接合突出部分514和接合凹陷部分515一起用作接合部分,用于和凸緣形接合部分512和基體側的圓柱形部分511一起可拆卸地固定橡膠覆蓋部分420,并使之進入到外殼主體部分332中的給定位置。
如圖16所示,由橡膠制成的覆蓋部分420在剛性帶部分330的外殼主體部分332的前端部分332b處與外殼主體部分332的內側或后側可拆卸地連接,并且處于靠近前端部分332b的給定區(qū)域內。
如圖17-19所示,由橡膠制成的覆蓋部分420具有位于內表面?zhèn)壬系男纬闪酥髑?51的主壁部分450,以及沿主壁部分450的邊緣延伸的側壁部分460。主壁部分450具有從內表面452向內突出的圓柱形突出部分453,其位于主壁部分重疊在圓柱形主體部分332的圓柱形突出部分510上的位置處。在主壁部分450上的成為圓柱形突出部分453的中心孔454的端壁455的部分上設有多個小的聲音輻射孔456,當裝置未安裝時聲信號從這些聲音輻射孔456中輻射出。端壁455的中心部分也可形成為曲形,使得下凹部分457如同揚聲器的內表面一樣展開。在圓柱形突出部分453的突出端的內表面中形成了下凹部分458,其可與剛性殼體部分502的突出部分5 10的凸緣形接合部分512相接合。
由橡膠制成的覆蓋部分420的側壁部分460具有接合下凹部分462和突出部分461,它們位于側壁部分460的端部的內表面上。接合下凹部分462和突出部分461與接合突出部分514和接合凹陷部分515在內側剛性殼體部分502的外邊緣處相接合,允許側壁部分460適當地與內側剛性殼體部分502在遠離外殼主體部分332的前端部分332b的區(qū)域內接合。
從圖18和19C中可看出,由橡膠制成的覆蓋部分420具有溝槽部分470,其從圓柱形突出部分453的中心孔454的端壁455的中心部分459處延伸穿過圓柱形突出部分453的壁部分453a,溝槽部分470的寬度沿主壁部分450的內表面452朝向側壁部分460擴大。溝槽部分470包括形成于端壁455中的溝槽段471、形成于圓柱形突出部分453中并與溝槽段471相連的溝槽段472,以及形成于主壁部分450的內表面452中并與溝槽段472相連且位于圓柱形突出部分453和側壁部分460之間的溝槽段473。在側壁部分460上與溝槽部分470的溝槽段473的端部474相對的部分上設有通孔或開口480,其與溝槽段473相連。通孔480所通向的側壁部分460的外表面部分形成了暴露的覆蓋表面部分460a。在此實施例中,構成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形成裝置356的溝槽部分470和通孔480形成或提供了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355。聲信號傳播路徑形成裝置392由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形成裝置356和聲音輻射孔351構成。
在如上所述地構造的PDA301中,在剛性帶部分320和330已經沿圖16所示的方向A1和B1旋轉和偏置并安裝在使用者手腕D上的安裝狀態(tài)P1下,當從揚聲器352中發(fā)出聲信號時(圖19C),如果端壁部分455的表面(即由橡膠制成的覆蓋部分420的外表面)、也就是覆蓋外表面455a的中央突出部分(圍繞下凹部分457的部分)作為覆蓋緊密接觸表面部分455b與使用者手腕D的表面Da緊密接觸且端壁部分455中的小聲音輻射孔456被手腕D堵住,那么聲信號可經由覆蓋部分420中的溝槽部分470和孔480形成于覆蓋部分420和外殼主體部分332之間的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355而從開口部分480中輻射出。這就保證了使用者可以聽到來自揚聲器352的聲信號。
在上面提供的實施例中,已經介紹了可在剛性帶部分330中形成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355的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形成裝置356。顯然,對于位于與揚聲器352類似位置的麥克風來說,可采用具有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形成裝置346的剛性帶部分320,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形成裝置346具有與開口部分480相似的開口部分580,并且將它與由與溝槽部分470相似的溝槽部分(未示出)所形成的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345安裝在一起,從而類似地完成麥克風(未示出)的聲音接收。
在上述實施例中,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355由覆蓋部分420中的溝槽部分470和孔480形成。然而尤其是,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355的一部分也可形成于外殼主體部分332的內側殼體502中,這例如可通過在內側殼體502的突出部分510中形成溝槽部分或在突出部分510的圓柱形壁部分511中形成通孔來實現。
權利要求
1.一種可佩戴的電子裝置,具有電聲轉換器和外殼,所述外殼包括圍繞著所述電聲轉換器的內表面和外表面,所述外表面包括在所述裝置安裝時放置成與使用者的除耳朵和嘴巴之外的身體表面緊密接觸的緊密接觸表面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具有聲信號傳播路徑形成裝置,其提供了可允許聲信號如話音在所述內表面和所述外殼的外表面的暴露表面部分之間傳播的聲信號傳播路徑,所述暴露表面部分離開使用者的身體表面,并在所述裝置安裝時朝向外部環(huán)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佩戴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具有聲孔,其位于所述圍繞電聲轉換器的內表面和所述緊密接觸表面部分之間并延伸穿過所述外殼的壁部分,和所述聲信號傳播路徑形成裝置包括所述聲孔和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叫纬裳b置,所述聲信號傳播路徑形成裝置形成于所述外殼外表面中并位于圍繞所述聲孔的開口部分的緊密接觸表面部分和朝向外部環(huán)境的暴露表面部分之間,允許聲信號在所述緊密接觸表面部分安裝到使用者身體上且放置成與使用者的身體表面緊密接觸時在開口部分和所述聲孔的緊密接觸表面部分處的外部環(huán)境之間沿著表面部分傳播。
3.一種可佩戴的電子裝置,其包括其中設有電聲裝置的外殼,所述外殼具有圍繞著所述電聲裝置的內表面以及在安裝時放置成與使用者身體接觸的外表面,所述外殼具有位于所述內表面和所述外表面之間并延伸穿過所述外殼的壁部分的聲孔,所述可佩戴的電子裝置可在安裝到使用者的身體上時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具有可提供聲信號傳播路徑的聲信號傳播路徑形成裝置,當所述外殼安裝到使用者身體上且所述聲孔的開口部分周圍的表面部分與使用者身體接觸時,所述聲信號傳播路徑可允許聲信號在所述聲孔開口部分和外部環(huán)境之間沿所述聲孔開口部分周圍的外表面的表面部分傳播。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佩戴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叫纬裳b置包括不連續(xù)地形成于外殼外表面的所述表面部分上的多個凸起部分。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佩戴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凸起部分是弧形的。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佩戴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凸起部分是圓頂形的。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佩戴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聲信號表面?zhèn)鞑ヂ窂叫纬裳b置具有形成于所述表面部分中的溝槽部分。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佩戴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由外殼主體部分和覆蓋部分形成,所述外殼主體部分具有圍繞著所述電聲裝置以形成所述外殼的內表面的主體內表面,所述外殼主體部分具有聲孔,其位于主體內表面和與所述主體內表面相對的主體外表面之間并延伸穿過所述外殼主體部分的壁部分,所述覆蓋部分包括覆蓋外表面和覆蓋緊密接觸表面部分,它們分別形成了所述外殼的外表面及其緊密接觸表面部分,所述覆蓋部分安裝在所述外殼主體部分上,因而可覆蓋所述主體外表面中包括所述聲孔開口部分在內的區(qū)域,和所述聲信號傳播路徑形成裝置具有位于所述主體外表面和所述覆蓋部分上與所述主體外表面相對的部分之間的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當覆蓋外表面的覆蓋緊密接觸表面部分安裝成與使用者的身體表面緊密接觸時,所述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允許聲信號在暴露表面部分和所述主體外表面的聲孔開口部分之間傳播,所述暴露表面部分離開使用者的身體表面并朝向外部環(huán)境。
9.一種具有電聲轉換器和外殼的可佩戴的電子裝置,所述外殼具有外殼主體部分、聲孔和覆蓋部分,所述外殼主體部分具有圍繞著所述電聲轉換器的主體內表面,所述聲孔位于所述主體內表面和與所述主體內表面相對的主體外表面之間并延伸穿過所述外殼主體部分的壁部分,所述覆蓋部分具有覆蓋外表面,其包括在所述裝置安裝時與使用者的身體表面緊密接觸的覆蓋緊密接觸表面部分,所述覆蓋部分安裝在所述外殼主體部分上,使得可覆蓋包括所述聲孔開口部分在內的所述主體外表面上的區(qū)域,其特征在于,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形成裝置提供了允許聲信號在暴露表面部分和所述主體外表面中的聲孔開口之間傳播的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所述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形成裝置形成于所述主體外表面和所述覆蓋部分上朝向所述主體外表面的部分之間,當覆蓋外表面的覆蓋緊密接觸表面部分安裝成與使用者的身體表面緊密接觸時,所述暴露表面部分離開使用者的身體表面并朝向外部環(huán)境。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可佩戴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形成裝置具有形成于所述主體外表面和覆蓋內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上的凸起部分。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可佩戴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形成裝置具有形成于所述主體外表面和覆蓋內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上的凸起部分。
12.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可佩戴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形成裝置具有形成于所述主體外表面和覆蓋內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上的溝槽部分。
13.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可佩戴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聲信號內部傳播路徑形成裝置具有形成于所述主體外表面和覆蓋內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上的溝槽部分。
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佩戴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聲轉換器是麥克風或揚聲器。
1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佩戴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結合有蜂窩電話的功能。
1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佩戴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佩戴的電子裝置為手臂安裝型,其外殼安裝在手臂上。
1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佩戴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可在所述外殼安裝在手臂上的第一位置和所述外殼從手臂上取下的第二位置之間運動,還設有另外的開口以允許所述在第二位置下接近所述電聲轉換器。
全文摘要
提供了一種可佩戴的電子裝置,其中可以可靠地進行電聲轉換器的聲音輻射和聲音接收操作。可佩戴的電子裝置可以是具有可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以供使用的外殼部分的個人數字助理(PDA)。電聲轉換器結合于外殼部分中。在外殼部分的內表面和外表面之間形成了聲音輻射和接收孔,其延伸穿過外殼部分的壁。內表面圍繞著轉換器,而外表面在佩戴裝置時與使用者的手腕接觸。外殼部分具有下凹或凸起的部分,其位于外表面上圍繞聲音輻射和接收孔的開口的部分上或其中,以形成聲信號傳播路徑。當外殼部分佩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且圍繞著開口的表面部分與使用者的手腕接觸時,這些路徑允許聲信號在聲音輻射和接收孔的開口和外部環(huán)境之間傳播。
文檔編號H04B1/38GK1442990SQ0312023
公開日2003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03年3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3月5日
發(fā)明者佐藤克彥, 尾藤由規(guī) 申請人:精工電子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